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临床普外科手册

颈动脉体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164页(1100字)

颈动脉体瘤相当少见,属化学感受器肿瘤。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是通过对血液中PO2、PCO2和pH值变化的感应,调节人体的血压、呼吸和血管阻力。正常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外鞘内,围绕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生长,将血管包裹,但并不累及血管壁的中层和内膜。随着肿瘤的生长,可使颈内和颈外动脉向外移位或受压,有时可累及颈内静脉和第九至第十二对脑神经,少数瘤体较大者可向颅底和咽侧壁生长。颈动脉体瘤的生长速度较缓慢,大多无明显包膜,质地中等,有丰富的滋养血管。组织学检查常难鉴别其恶性或良性,淋巴或远处转移以及切除后局部复发是恶性的主要特征。

【诊断要点】

1.颈部肿块:典型的颈动脉体瘤位于下颌角下方、胸锁乳突肌内侧的深部,恰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因肿瘤附着在动脉鞘上,所以垂直方向活动受限,但常可向侧方推动。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海绵感或分叶感,少数质地坚硬。有些肿瘤可扪及搏动,少数有震颤和杂音。

2.神经系表现:肿瘤增大时可累及第九至第十二对脑神经,引起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伸舌时舌尖向同侧移位,霍纳(Horner)综合征等。

3.咽部所见:有的肿瘤可向咽部生长,口腔检查时可发现咽部膨出。

4.彩色超声波扫描:可了解肿瘤的大小及与颈动脉的关系,并可与颈神经鞘瘤等其他颈部肿块相鉴别。

5.CT检查:可明确肿瘤的大小及位置,了解与颈动脉的关系,增强时可明确诊断。

6.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并可了解颈内动脉远端情况,以便设计手术方案。

【处理】 目前对颈动脉体瘤的治疗,主张采取积极的切除手术,其手术方式主要有:

1.颈动脉体瘤剥离术:此术式不需阻断颈内动脉血流,不需进行血管移植。适用于肿瘤较小者。

2.颈动脉体瘤剥离术、内转流术:在进行颈动脉体瘤剥离术或切除肿瘤,采用内转流管(shunt),以保持颈内动脉血流,避免脑组织受损。

3.肿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适用于必须将肿瘤连同部分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切除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