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叶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88页(938字)

【症状】 发生叶和茎上,偶有发生蕾和花上。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产生淡绿色水渍状的小圆斑,后变紫色。以后随着病斑扩大,病斑中央发生枯死。病斑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边缘褐色,大小4~5毫米,中央枯死部分灰白色。在有些品种中,边缘圈内有紫色环。几个大病斑合并后呈大而不规则的死亡圈,最后斑点间组织转黄枯萎,整片叶枯死,呈枯稻草色。潮湿空气时,病部被黑色粉末状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孢子梗。茎部多在节上发病,病斑灰褐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环割茎部,呈褐色干腐,造成其上部枝叶枯死,最后干枯枝条出现稻草色。在花蕾上病斑圆形,黄褐色,水渍状,甚至花瓣上也有黑褐色斑和黑色霉层(图5-33)。

图5-33 香石竹叶斑病

1.叶上症状 2.分生孢子 3.枯株症状

【病原】 为Alternaria dianthi Stev.et Hall.。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暗褐色,链状着生,有横隔4~8个,纵向或斜向分隔1~6个,分隔处常缢缩。分生孢子梗曲折,褐色,成丛着生,有分隔1~4个。

【发病规律】 有病的插条和土中的病残体是重要侵染来源。病菌可由气流、雨水传播,可从气孔及伤口侵入。从4月上旬到初冬均可发生。温室中全年发病。梅雨和台风季节,特别是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发病迅速,且严重。露地栽植比温室栽植的病多,大花、宽叶、草体柔软的品种比花小、叶细长、草体挺硬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从健株上选无病插条,防止初次侵染。保护地栽植要保持通风、透光,避免雨淋。茎顶育苗、瓦筒栽培,选栽健苗、及时排水,可减少发病。宜实行2年以上轮栽,并选用抗病品种。

(2)露地栽培,应喷施1%的波尔多液保护剂1次。摘芽、切花之后应立即喷药,可选75%百菌清或50%代森锰锌、50%克菌丹、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其中以百菌清防效最好。隔10天喷1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