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蚜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23页(929字)

【学名】 A phis craccivora Koch。

【别名】 花生蚜、苜蓿蚜。

【分布与为害】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寄主有凌霄、银柳,紫藤、香豌豆、冠花等。豆蚜群集嫩茎、嫩叶、花器吸取汁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卷缩,影响开花,豆蚜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光合作用受阻。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4毫米。体肥胖,黑色或浓紫色,具光泽,体披蜡粉。触角6节,比体短,第一、二、五节末端及第六节黑色,第三、四节黄白色。腹部第一至六节背面有1大型灰色隆起斑。腹管黑色,长圆形,有瓦纹。尾片黑色,圆锥形,具微刺组成的瓦纹。两侧各具长毛3根(图6-9)。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1.8毫米,黑绿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6节,第三至六节黄白色,节间褐色,第三节有感觉圈4~7个,排列成行,其他部分与孤雌蚜相似。若蚜灰紫色至黑褐色,共4龄。

图6-9 豆蚜

有翅胎生雌蚜:1.全图 2.尾片 3.腹管 4.触角第三节

无翅胎生雌蚜:5.全图 6.尾片 7.腹管 8.触角

【生活习性】 1年约30代。以成、若蚜在叶背越冬。月平均温度8~10℃时开始繁殖。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气温上升至18℃时,为繁殖盛期,猖獗为害。世代重叠。在8~10月各种虫态均可见到。11月随气温下降,繁殖数代后,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 当豆蚜为害期,选喷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5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

鸡冠花除上述病虫为害外,尚有短额负蝗、芋双线天蛾、甜菜白带野螟、斜纹夜蛾、野蛞蝓、蜗等。可参看本书其他花卉。

上一篇:短额负蝗 下一篇:一串红花叶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