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叶蜂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92页(1147字)

【学名】 Tomostethus sp.。

【分布与为害】 分布浙江、福建、广西等地。寄主有桂花、丹桂、月桂。幼虫群集取食,大发生时1叶有虫10~20头,全株叶片、嫩梢都被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全体黑色。雌虫体长7~9毫米,翅展17~18毫米;雄虫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触角9节,短丝状,黑色,上有白色短毛。上颚前端暗红色,余黑色。中胸背板为一长形凹陷区,两侧各有1米粒状突起。后胸背板有1长三角形浅下陷区。翅透明,翅脉、翅痣黑褐色。足的跗节爪上具2齿。雌成虫腹部6节,腹端有淡黄色刚毛。产卵器黄褐色,眉月形,薄片状,有微小锯齿。雄虫腹末无刚毛(图971)。卵为椭圆形,扁平,黄绿色,半透明,长1.3~1.5毫米。初孵幼虫乳白色,头黑褐色,有光泽。胸足淡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16~18毫米,淡黄色,胸足3对,浅褐色,节间淡绿色。腹足7对,分别着生于第二至第七节和第十节上。蛹淡黄色。复眼黑色,羽化前呈灰黑色至黑色。茧泥质,椭圆形,长8~11毫米,宽4~6毫米,体色随土色而定,外表附粗糙小土粒。

图9-71 桂花叶蜂

1.成虫 2.幼虫

【生活习性】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在杭州于次年3月中、下旬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4月中旬幼虫大量孵化,4月底至5月幼虫老熟入土结茧越夏、过冬。在广西桂林越冬幼虫1月下旬化蛹,2月中旬羽化,下旬产卵。

白天气温15~20℃时,成虫出土活动,交尾。产卵于叶缘表皮下,每处5~10粒,单行斜列。每雌产50粒,3天产完。卵产于植株中、下部叶片上。产卵时将产卵器锯破叶表皮,卵产其中,表皮微隆起,褐色。卵孵化率达95%,卵期8天。孤雌生殖的卵也能正常孵化。成虫寿命27.5天。

幼虫在叶背取食,1头幼虫一生可食3~4片叶。多食当年生嫩叶。幼虫共5龄,龄期共15天。幼虫老熟后入土结茧在树冠幅以内土中化蛹。土壤干燥时死亡率高达90%,蛹期6天。

叶蜂的天敌有两种姬蜂,分别寄生卵和幼虫。

【防治方法】 3月上、中旬在寄主树冠周围表土内加石灰混合后压紧,杀幼虫和蛹。喷80%敌敌畏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50%辛硫磷15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杀初孵幼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