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褐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32页(795字)

【症状】 病害初发生时,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直径1~5毫米,黑褐色,正面色深,反面色浅,边缘深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可相互汇合,边缘较明显。后期,病斑中部变成灰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或灰褐色霉层。

【病原】 为杜鹃尾孢的Cercospora rhododendri Ferraris。病斑上的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淡褐色,1~4个隔膜,大小15~36微米×2.5~3微米。分生孢子着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鞭状,顶端较尖,稍弯曲,成熟后多分隔,大小50~100微米×2.8~3.3微米(图9-96)。

图9-96 杜鹃褐斑病

1.症状 2.子座及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植株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夏,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即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借风雨传播。当孢子飘落在叶上,遇露水或水滴便产生芽管,侵入叶片。湿度大利于病害发生,梅雨季节病常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摘除病叶,清除地面及盆内落叶并集中烧毁。夏季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浇水时应从盆缘或根际浇入,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2)增施有机肥和氮、磷、钾混合肥,促进根系发育,加强植株的抗病力及恢复生长的能力。

(3)发病期间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共喷4次。

上一篇:常春藤圆蚧 下一篇:杜鹃饼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