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饼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34页(1075字)

【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杜鹃嫩梢、嫩叶和幼芽。受害后,叶部病斑初期淡色,渐呈淡红色,以后变为黄褐色。同时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状。有时在叶上的病部产生粗大的蜡瘿,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的蜡质层,此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在白色粉状物消失后,病斑可以相互愈合。严重时,全叶肿大,或者畸形卷曲。幼芽感病后,变成莲座状粗大的瘿瘤,疱斑孤立或相互愈合,以致叶片局部或全部变厚呈肉质,正面隆起,背面凹下。后期疱斑干缩成荚状淡褐色枯斑,病部以上嫩枝枯死。花受害后也变厚,尤其是常绿品种的花瓣变得相当厚。以致整个花呈蜡质样不规则的瘿瘤,最后枯萎(图9-97)。

图9-97 杜鹃饼病

1.症状 2.病原菌的担子及担孢子

【病原】 日本外担子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菌目,日本外担子菌Exobasidium iaponicum Shirai。菌丝体生长在寄主体内,以双核菌丝在细胞间隙中伸展,由菌丝体上产上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营养。担子在角质层下形成,由菌丝上直接生出。以后单个或成丛地露出表面或由气孔伸出,在病部上形成的白色粉末即担子层。担子棍棒形或圆柱形,大小为32~100微米×4~8微米。担子顶部着生3~5个小梗,每个小梗上产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大小为10~18微米×3.5~5微米。

【发病规律】 本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担孢子,借风力或昆虫传播,侵染为害。病菌侵入寄主7~17天后开始发病。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20℃,湿度大或阴雨天气,阳光不足,通风不良,栽植过密,寄主组织幼嫩,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1年中主要有2个发病时期:1次在春末夏初,另1次在秋末冬初,以春季发病最重。

【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感病叶片和幼芽,集中烧毁。清除工作宜在病部产生白粉前进行,否则,待孢子已产生和大量传播后,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2)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注意通风透光,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3)发病前喷洒1∶1∶160波尔多液保护;发病时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0.3~0.5度石灰硫磺合剂3~5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