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心律失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292页(1500字)

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脏内冲动与传布的不正常而使整个心脏或其一部分的活动变为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活动的程序发生紊乱。

【诊断要点】

(1)常有心悸、气急、乏力、头晕或昏厥、胸闷或心绞痛等症,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休克或阿斯综合征。

(2)体检可见心率、心律和心音异常。

(3)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可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

【治疗】

1.体针 取穴:厥阴俞、心俞、膈俞、膻中、巨阙、气海、郄门、间使、内关、通里、神门、列缺、太渊、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方法:每次选5-6穴,进针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2.耳针 取穴:交感、神门、心、小肠、肾、内分泌、皮质下。方法:每次针刺一侧,中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隔15分钟捻针1次,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每穴按压100-200下,以耳郭发热发红为度。两耳交替进行,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3.灸法

(1)温针灸 取穴:同“体针”(去膻中)。方法:进针得气后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1-2厘米的艾条施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温和灸 取穴:同“体针”。方法:每次选2-3穴,将艾卷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一般为2-3厘米,每穴灸3-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而无灼痛为宜,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腕踝针 取穴:进针点为内关、神门。方法:进针求快,针体在皮下位置尽可能紧贴在真皮下,不能过深,推针要慢,进针2-6寸,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水针 取穴:心俞、厥阴俞、郄门、内关。方法:每次选2穴,每穴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0.5毫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本法主要用于伴有心绞痛者。

【现代临床举例】

高氏用针刺治疗本症220例,其中激动起源失常198例,有效率86.4%;激动传导异常22例,有效率18.2%。(高镇五,世界针联成立大会针灸论文摘要选编,北京,1987;49)

【备注】

(1)针灸疗法对冲动起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冲动传导异常者,不仅能较好地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且对其原发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重症患者,应及时采取中西医药物综合治疗措施。

(2)本病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可参阅相关章节。

(3)患者应保持心情愉快,尽量避免精神上的刺激;不宜过劳,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绝烟酒。

上一篇:心痛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