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淋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342页(2120字)

小便排出淋沥不爽谓淋证。因其症状不同,古人将淋证分为五种,有石淋、气淋、劳淋、血淋、膏淋。本证与现代医学中的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膀胱癌、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丝虫病等相关。

【发病因素】

(1)相火偏亢、煎熬溺汁而变化成石,或过食肥甘,湿热内蕴,熏蒸败浊瘀腐而成石淋,若伤及阴络则成血淋。

(2)外邪内袭州都,逗留蕴结化为湿热,致气化不及中州,而溲频不畅,临溲少腹辄痛。

(3)肾督虚寒,少壮房劳不节,至老则肾阳虚寒,肾虚不司敛摄而小溲频至,阳虚则气化不及而溲出滴沥不爽。

(4)嗜酒好色,或邪克精宫,混于败精残浊,壅蒸化为湿热而成淋浊。或湿热蓄聚膀胱,蒸变化腐蚀肌而成淋证。

【辨证分型】

(1)石淋 溲中挟带砂石,溲时少腹或尿道作痛,小便难,甚至可伴有血尿,石出则小便畅而痛缓解。脉弦数,舌红苔腻浊或黄腻。石淋以实证为多。

(2)气淋 少腹胀满而痛,小便涩滞不畅或常有余沥不尽,脉弦滑而数者为实证;若延绵日久,损及正气,则见便时滴沥不畅,无疼痛感,仅感少腹下坠,脉细弱者为虚证。

(3)血淋 溲中带血,少腹或会阴部疼痛,便时痛加,若血色鲜紫,脉数有力者为实证;若病期旷日,脸色苍白,形体消瘦,脉细数,舌淡或红而光剥者为虚证。

(4)膏淋 小便色白如米泔,或便与精浊俱出,当凝精腐浊阻塞尿道时,则小便滴沥不爽,茎中作痛,脉滑数者为实证;若缠绵日久,形体瘦削,便时无痛,脉虚细者为虚证。

(5)劳淋 好发于年老体弱者,遇劳即发,临圊欲出不出,出则断断续续,淋沥不爽,了而不了,余沥难尽,必欲用力逼迫方可了之,溲意甚频,但无痛感,形神倦怠,脉弱者为气虚,四肢欠温,脉沉迟者为肾督虚寒。

总之,淋证早期,小便不畅,便时作痛,或尿道热辣,甚至伴有寒热者属实,晚期形体消瘦,便时无疼痛感,脉虚细者方可言虚。

【治疗】

治则:清利湿热,宣通水道;晚期气虚者兼以益气;肾阳虚寒者,补益肾督。

1.体针 取穴:膀胱俞、中膂俞、中极、三阴交、阴陵泉、水道、会阴、列缺、委阳。气虚者加关元、足三里;血淋者加血海;肾阳虚寒者加肾俞、三焦俞、命门、阴谷。方法:捻转补泻,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1周后接下一疗程。

2.灸法 取穴:膀胱俞、次髎、中极、关元。方法:隔饼灸,每穴3-5壮,隔日1次。

3.耳针 取穴:神门、肾、膀胱、艇角、尿道、外生殖器、交感、内生殖器。方法:每次辨证选取4-6穴,针刺后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头针 取穴:额旁3线、感觉区上1/5。方法:平刺进针约1寸,提插泻法,运针3分钟,留针1-2小时,每隔30分钟运针3分钟,每日1次。

5.水针 特别适合慢性前列腺炎。取穴:次髎、会阴。方法:用链霉素注射液,每穴注入0.1克,每日1次。

【古代文献选录】

《针灸大全·灵光赋》:“气海血海疗五淋。”

《针灸大全·席弘赋》:“气海专能治五淋,更针三里随呼吸。”

《针灸聚英·百证赋》:“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

《针灸大成》卷九:“第一百四十三、小便淋沥:阴谷、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

《类经图翼》十一卷:“五淋: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气海、石门、关元、间使、血海、三阴交、复溜、然谷、大敦。”

《针灸集成》卷二:“五淋:复溜、绝骨、太冲、气海、中极百壮,曲骨七壮至七七壮。”

【备注】

针灸治疗淋病有一定效果,但必须先查明原因,辨证用穴,必要时结合用药。要注意性文明及性卫生。

上一篇:癃闭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