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痹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19页(2316字)

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痠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为痹证。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肌纤维组织炎和神经痛等病,均与痹证相关。

【发病因素】

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涉水冒寒,久卧湿地,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经络受阻,发为风寒湿痹。或因阳盛之体,感受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发为热痹。

【辨证分型】

(1)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或部分肌肉痠重麻木,迁延日久,可致肢体拘急,甚则关节肿大。根据病邪偏胜和症状特点,可进一步分为行痹、痛痹、着痹。风胜为行痹,症见肢体关节痠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或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寒胜为痛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苔薄白,脉弦紧。湿胜为着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2)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治疗】

治则:驱邪逐痹,行气活血。

1.体针 取穴:以局部、邻近与循经取穴为主,辅以阿是穴。肩部取肩髃、肩髎、臑俞;肘臂取曲池、天井、外关;腕部取阳池、阳溪、腕骨;背脊取水沟、身柱、腰阳关;髋部取环跳、居髎;股部取秩边、承扶;膝部取犊鼻、膝阳关、阳陵泉;踝部取申脉、照海、昆仑、丘墟;行痹取风门、膈俞、血海;痛痹取肾俞、关元;着痹取脾俞、足三里、阴陵泉;热痹取大椎、曲池。方法:毫针刺,病在肌肤当浅刺,病在筋骨当深刺留针,风痹用泻法,寒痹湿痹加灸平补平泻,热痹用泻法,可点刺放血。

2.耳针 取穴:耳区相应部位、肾上腺、神门。方法:用中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或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4日更换1次。

3.水针 取穴:参照“体针”穴位。方法:用野木瓜或威灵仙注射液,也可选用当归、丹参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毫升,每隔1-3日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

4.电针 取穴:参照“体针”穴位。方法:进针得气后,通电针仪,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10-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5.刺络拔罐 取穴:关节周围、肌肉肿胀处、脊椎两侧相应的节段穴位。方法:刺络出血少许,并加拔火罐,每隔2日叩1次,5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1)陈氏采用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取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然后取疼痛局部穴位。对于早期实热证用络刺,寒邪较甚者用浮刺,关节拘急者用恢刺,痛无定处多处游走者用报刺,病变部位深而广者用合谷刺。结果显效1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陈桂玲等,上海针灸杂志,1994;(5):217)

(2)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穴为外关、阳陵泉、大抒。配穴:上肢加曲池、合谷;下肢加绝骨、解溪;腰背加大椎、身柱、阳关、至阳、命门、华佗夹脊。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每次选3-6穴,用“追风速”作经穴注射,每次用量6毫升,每穴注入药液0.5-0.8毫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休息2-4周,然后继续注射。(王庆文等,中国针灸配穴疗法,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04)

【古代文献选录】

《针经指南·标幽赋》:“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针经指南·流注通玄指要赋》:“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

《神应经·痹厥部》:“身寒痹:曲池、列缺、环跳、风市、委中、商丘、中封、临泣。”

《类经图翼》卷十一:“风痹不仁:天井、尺泽、少海、阳辅、中渚、环跳、太冲。”“五痹:曲池、外关、合谷、中渚。”

《针灸逢源》卷五:“风痹:外关、天井、少海、尺泽、曲池、合谷、委中、阳辅。”

【备注】

(1)针灸治疗痹证有较好的疗效,但对病情绵延反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后期出现僵硬、畸形的患者则须采用综合治疗。

(2)痹证涉及现代医学疾病范围极大,对风湿热、骨结核、骨肿瘤等必须做好鉴别诊断,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

(3)痹证与气候因素、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一篇:贫血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