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颈椎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26页(1617字)

颈椎综合征又称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等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血管、脊髓等软组织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诊断要点】

颈椎病以35岁后即中年以上年龄人为多见。经颈椎X线摄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向后成角畸形,椎间隙变狭窄,骨质增生,椎间孔缩小,钩椎关节骨刺形成等颈椎退行性改变。

(1)神经根型颈椎病 ①颈项部僵硬板滞,一侧或双侧肩臂手指放射性疼痛、麻木。②臂丛牵拉试验,压顶、叩顶试验呈阳性。③神经根支配区的皮肤感觉改变,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腱反射降低。

(2)脊髓型颈椎病 ①轻者下肢发紧发麻,手部肌力减弱,甚者四肢瘫痪,小便潴留。②不规则的躯干与下肢感觉障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病理征呈阳性。③脊髓造影有相当于椎间盘节段水平部的横断性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梗阻现象。

(3)椎动脉型颈椎病 ①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伴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②脑血流图可显示左右椎动脉不对称。

(4)交感型颈椎病 ①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肢体发凉或灼热或出汗,耳鸣目眩。②诊断性颈交感神经阻滞示阳性。

(5)混合型颈椎病 临床上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

【治疗】

1.体针 取穴:风府、风池、天柱、大椎、曲池、列缺、合谷、后溪(双)、相应的颈夹脊、阿是穴。方法:风寒湿痹,进针后留针10-20分钟,加用温针灸或在局部拔罐;热痹,针刺后用泻法,加用刺络疗法。针颈夹脊时向脊柱方向斜刺,行捻转泻法,给予较强刺激。且根据各大类型所出现的不同症状表现,还需作相应的对症取穴。

2.水针 取穴:相应的华佗夹脊穴、大椎、阿是穴。方法:选当归、红花、川芎、丹参、脊注射液,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醋酸维生素E油剂等中的一种,每次选2-3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每周2-3次。

3.耳针 取穴:颈、颈椎、交感、神门、枕、内分泌、肾,再根据不适部位选取相应的耳部穴位,例如肩、肘、腕、指等。方法:每次取2-3穴,进针后予以中强刺激,留针15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行埋针疗法。

4.刺络拔罐 取穴:头、颈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胸锁乳突肌,提肩胛肌等处。方法:用七星针叩刺,待皮肤潮红或轻微出血后,加拔火罐5分钟左右。

【现代临床举例】

王氏等用电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王升旭等,针刺研究,1999;(3):227)

【备注】

(1)针灸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适应于颈椎病退变过程中的颈椎失稳期和骨赘刺激期,对于骨赘压迫期,则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2)治疗的同时,可配合头颈操,以防止颈椎病进一步发展。

(3)避免长期低头屈颈工作,睡眠时枕头的高低要适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