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疔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43页(2279字)

疔疮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好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初起时,患部形小根深,有脚坚硬如钉的疖,故名疔疮。又以发病部位和形状不同而有“口疔”、“人中疔”、“下唇疔”、“鼻疔”、“头疔”、“红丝疔”等名称。现代医学将本病列于“疖”的范畴。

【发病因素】

(1)恣食膏粱厚味及酗酒等,致脏腑蕴热,毒从内发。

(2)肌肤不洁,邪毒外侵,气血阻滞,蕴蒸皮肤而成。

【辨证分型】

初起状如粟粒,其色或黄或紫,或起水疱、脓疱,根盘坚硬如钉,自觉麻痒而微痛,继而红肿灼热,疼痛增剧,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脉沉实而数,舌苔白腻或黄腻。

如见疮顶下陷,色黑无脓,肿势扩散,壮热烦躁,眩晕呕吐,甚至神昏谵语,脉洪数,舌红绛苔黄糙者,为疔毒内攻之象,称“疔疮走黄”。

如发生于四肢,患处有一条或多条不规则红线向躯干蔓延,局部皮肤发红发热,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伴头痛发热,乏力等,名为“红丝疔”。

【治疗】

治则:清热解毒。

1.体针 取穴:身柱、灵台、合谷、委中。另根据患部所属经脉取穴,如生于面部手阳明经的,加取商阳、曲池;生于食指端者,加取曲池、迎香;生于面部足少阳经的,加取阳陵泉、足窍阴;生于足小趾、次趾的,加阳陵泉、听会。如系红丝疗,可沿红丝的止点,依次点刺到起点,并挑破初起疮头。如兼高热者,加曲池、大椎;神志昏迷者加水沟、十宣、郄门、小海。方法:用强刺激泻法。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每日1-2次。

2.挑治 取穴:背部脊柱两旁有丘疹样突起处。方法:用粗针挑治,每日1次。

【现代临床举例】

(1)林氏采用主穴委中,配穴大椎、尺泽(发热配大椎,第一次疗效欠佳配尺泽)的放血疗法,主穴放血2-4毫升,大椎放血3滴,尺泽放血2毫升,每周1次。随访25例中,1次治愈者17例,2次治愈者8例。(林迎春,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5):40)

(2)氏等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本病86例。治法:①局部常规消毒后,将赤医针迅速刺入神道、身柱穴;②毫针刺足三里、合谷、肩井,用透天凉手法,得气后将针迅速取出;③三棱针点刺委中出血;④寻找背俞穴阳性反应点,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治;⑤如有脓液,用12号针头注射器抽出脓液,将腥草注射液1毫升或2毫升注射阿是穴。疖无化脓者用①-④法,化脓者用①-③、⑤法。结果痊愈84例,显效2例。(马慧平等,新疆中医药,1985;(4):36)

(3)肖氏以灯火灸治疗多发性疖肿,主穴取古骑竹马(当第十胸椎之两侧各开0.5寸处)。头面部疖配角孙、瘈脉;腰以上疖肿配三肩(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腰以下疖配八髎穴。取灯芯草一段,蘸以麻油或茶油,点燃后对准穴位迅速灼灸。灸后,局部保持清洁,一般5天左右,灸处结痂脱落,每次灸治间隔4-5日。共治50例,痊愈45例。(肖少芳,中国针灸,1986;6(1):56)

(4)承氏等治疗疔疮:点刺灵台(或身柱)放血,再刺疔所属经脉的起始穴与末端穴;人中疗,灸合谷,饮菊花汁,取得疗效。(承淡安等,浙江中医杂志,1996;(9):388)

【古代文献选录】

《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丁肿,灸掌后横文后五指,男左女右,七壮即差。”

《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丁肿在左,灸左臂曲肘文前,取病人三指外于臂上处中灸之,两筋间从不痛至痛。”

《神应经·疮毒部》:“疔疮生面上口角,灸合谷;生手上,灸曲池;生背上,灸肩井、三里、委中、行间、通里、小海、太冲、临泣。”

《外科理例》卷四:“疔疮:若患在手足,经系攻心腹者,就于系尽处刺去恶血。”“疔疮:若系近心腹者,宜挑破疮头去恶水。”

《针灸大成》卷九:“第一百八、疔疮(以针挑,有血可治,无血不可治):合谷、曲池、三里、委中。”

《针灸逢源》卷五:“疔疮:合谷、曲池、肩井、三里。”“疔疮……上背:肩井。”

【备注】

(1)针灸治疗本病有效。如出现“疔疮走黄”,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抢救。

(2)疔疮初起,患部切勿挤压、针挑,在红肿发硬时切忌切开,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上一篇:丹毒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