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痛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485页(2383字)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经期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的病症,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多见于青年妇女。

【发病因素】

(1)经期受寒 饮冷或坐卧湿地,寒湿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凝滞,不通则痛。

(2)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经血滞于胞宫。

(3)体质虚弱 气血不足,血海空虚,胞宫失养。

【辨证分型】

(1)实证 经行不畅,腹痛较剧,痛而拒按。如得热痛减,经少色黯,苔白腻,脉沉紧者为寒湿凝滞;如伴有血块,胸胁乳房胀痛,舌紫黯,脉弦者为气滞血瘀。

(2)虚证 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月经量少,色淡质薄,可伴头晕目眩,食少便溏,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疗】

治则:实证温调冲任,疏理气血;虚证益气养血,温补冲任。

1.体针 取穴:实证取中极、三阴交、大敦;虚证取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公孙。方法:捻转补泻,实者用泻法,虚者用补法,留针20分钟,寒者加温针,每日1次。

2.灸法 取穴:关元、水道、曲骨、三阴交、肾俞。方法:在月经来潮前1-2日或月经来潮时施以艾条温和灸,每日1-2次,每穴灸15-30分钟。施灸时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本法适用于虚寒性痛经。

3.耳针 取穴:子宫、内分泌、神门、肾、肝、交感、皮质下。方法:经前取2-4穴,用毫针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亦可埋皮内针,或采用耳压法,嘱患者自行按压以加强刺激。

4.水针 取穴:中极、上髎、三阴交、水道。方法:可选2-3穴,用当归或0.5%普鲁卡因注射液(先作皮试),每穴注射0.5毫升。本法常用于疼痛剧烈者。

5.激光 取穴:子宫、血海、中极、气海、三阴交、足三里。方法:每次选2-3穴,每穴用氦-氖激光照射10-15分钟,隔日1次。本法适用于盆腔炎引起痛经者。

6.头针 取穴:顶中线、额旁3线。方法:提插泻法,留针3小时,每日1次。

【现代临床举例】

(1)张氏对痛经进行辨证配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取气海、归来、血海、次髎、三阴交、肾俞,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针后加灸;肝郁气滞型取关元、次髎、天枢、内关、地机、太冲,针用泻法,留针30分钟;气血虚寒型取气海、归来、肾俞、周荣、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并重灸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留针20分钟。均在月经来潮前7-10日开始,隔日1次,直至经行停止。结果49例中痊愈42例,显效6例,无效1例。(张育勤,中医杂志,1983;(8):8)

(2)骆氏取十七椎下,直刺1寸许,得气后予强刺激,使针感向少腹传导,持续行针1分钟,疼痛减轻或消失后留针10分钟。64例中,痊愈59例,显效4例,无效1例。(骆方,浙江中医杂志,1988;(8):379)

(3)翟氏等取双侧次髎,用毫针刺入2-3寸,当患者小腹内有沉胀或酸麻感时,用小幅度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1-2次,对寒凝型加灸则收效更速。共治34例,近期止痛率100%,1年后随访复发3例。(翟秀英等,广西中医药,1989;(3):29)

(4)仲氏等以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内分泌、内生殖器、神门、肾、肝。嘱患者每隔5-10分钟按压10-15次,双耳同时进行为好。50例原发性痛经贴压1次,痛止21例,明显缓解23例,轻度缓解5例,无效1例。(仲远明等,南京医学院学报,1989;(2):134)

【古代文献选录】

《医心方》卷二十一:“《百病针灸》治月水来腹痛方:灸中极穴。”

《医学入门·治病要穴》:“内庭:妇人食蛊,行经头晕,小腹痛。”

《类经图翼》卷六:“水道:月经至则腰腹胀痛。”

《循经考穴编·足太阳经》:“会阳:经行腰腿疼痛。”

《医宗金鉴》卷八十五:“内庭:行经头晕腹疼安。”

【备注】

(1)针灸治疗本病最宜在经前3-5日开始,可起到预防作用。经过3-4个周期治疗一般能取得良效。

(2)痛经原因很多,必要时作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3)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防止受凉及过食生冷。有虚损之病要及时治疗。

上一篇:月经不调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