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针刺麻醉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82页(876字)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以毫针或其他方式刺激穴位为主,辅以少量药物以保证外科手术完成的一种麻醉方法。它是由传统的针灸学与现代麻醉学、外科手术学及神经生理学等交叉而成的学科。

针刺麻醉起源于古代的针灸镇痛实践,奠基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基本上已形成了一门较为独特的针灸学的分支学科。较之其他的一些学科,针刺麻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鞍型的特点: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兴起,六十年代初的回落,六十年代中后期与七十年代的大起,八十年代初的处于低谷,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针刺麻醉的发展进入了平稳的理性阶段。

近半个世纪的数以百万例计的临床实践和多学科参与的实验研究已经至少证明下列几点:

(1)针刺镇痛是客观存在的;

(2)针刺镇痛的基本机制是调节,是对机体内镇痛系统和致痛系统的有效调节;

(3)然而这种调节是有限的,针刺镇痛不可能达到完全无痛,可以通过辅助少量药物来完成针刺麻醉过程。

(4)但是,不是所有的镇静、镇痛类药物都能协同针刺加强镇痛作用,还可能产生撷抗作用,或不发生作用。目前已筛选出多种针麻增效药物,并已进入临床观察。

(5)在麻醉的过程中,针刺的作用,不仅仅是镇痛,还具有多种调节作用,包括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受损脏器等。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针刺麻醉主要在我国一些大医院中开展,并以难度较大的手术为主,如颅脑手术、心脏手术、肾移植手术、肺部肿瘤手术、新喉再造术等。而摆在我国针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最为关键的任务是按照学科自身规律在临床上迅速推广应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