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食品添加剂手册》第195页(1579字)
别名 维生素B2
编码 GB 16.000;INS 101(i)
化学结构
C17H20N4O6 相对分子质量 376.37
性状 黄至黄橙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熔点约280℃(有分解),饱和水溶液呈中性。干燥品性质稳定,不受漫射光影响,但在溶液中则易受光照破坏。本品是水溶性维生素,但在水中溶解度低(1g溶于3000mL~20000mL水中),在乙醇中溶解度更低,不溶于乙醚及氯仿。本品极易溶于稀碱液,亦易溶于NaCl溶液。在稀NaOH溶液中呈左旋,在稀HCl溶液中呈右旋。本品对热及酸比较稳定,在中性及酸性溶液中,即使短时间高压消毒亦不致破坏。在120℃加热6h,仅少量破坏。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特别易受紫外线破坏,对还原剂也不稳定。
制法 可用醋酸梭状芽孢杆菌、假丝酵母等菌种,用发酵法生产,也可由3,4-二甲基苯胺与D-核糖合成。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将本品1mg溶于100mL水中,用透射光照射,溶液应呈淡黄绿色,并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取此溶液25mL,加入稀盐酸0.5mL,荧光消失;另取此溶液25mL,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2滴,荧光消失。
毒理学依据
1.LD50 大鼠腹腔注射560mg/kg(bw);
大鼠皮下注射5000mg/kg(bw)。
2.GRAS FDA-21CFR 73.450;182.5695;184.1695。
3.ADI 0~0.5mg/kg(bw)(FAO/WHO,1994)。
本品即使对小白鼠给予需要量的1000倍也无害,亦无过剩症问题。
使用 维生素强化剂、着色剂。
1.使用注意事项 本品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摄入后,经转化,参与机体内生物氧化作用,对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有重要意义。缺乏时,则发生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核黄素的需要量同硫胺素一样,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温度、食物成分等。低温与高温时需要量都较高。食物中硫胺素不足,则核黄素的需要量提高。对小儿的预防量约为2mg/d。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9880-94)规定:可用于谷物及其制品,用量3~ 5mg/kg;饮液及乳饮料,用量1~2mg/kg;如为固体饮料,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用量为10-17mg/kg;用于婴幼儿食品,用量为4~8mg/kg。食盐100~150mg/kg(限于核黄素严重缺乏地区)。
(2)实际使用参考 本品作着色剂使用时,对干酪可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用于酸黄瓜的用量约0.3g/kg;肉汤和清肉汤,200mg/kg(以食用部分计);加工乳酪以GMP为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