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食品添加剂手册

淀粉磷酸酯钠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食品添加剂手册》第302页(2168字)

别名 磷酸淀粉钠

编码 GB 20.013

化学结构 为构成淀粉的葡萄糖羟基与磷酸形成的酯,其结合状态因制法而异。一分子磷酸与一分子葡萄糖结合成单酯(I)型,一分子磷酸与二分子葡萄糖结合成双酯(Ⅱ型),见下图。

淀粉分子中仅部分葡萄糖与磷酸结合,磷酸的含量因制法而异。

I型

Ⅱ型

性状 白色至类似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I型淀粉磷酸酯钠在常温下遇水糊化,糊化温度随磷酸结合量的增大而降低。低温状态下稳定性增大,但粘度降低。

Ⅱ型淀粉磷酸酯钠与水一起加热则糊化。通常在同一分子内Ⅰ型与Ⅱ型同时存在,糊化温度(约60℃)比一般的淀粉,(约80℃)低,老化倾向降低。但通过酯化,其溶解度、膨润力及透明度显着高于原淀粉。

制法 将淀粉悬浮在水或含水乙醇中,加入磷酸钠,用酸或碱调整pH至中性,加热至150~200℃进行反应制得。原料常为薯类及土豆淀粉。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1)取本品0.1g,加水10mL,使成均匀糊状后冷却。取5滴,加水10mL,振摇,加1滴碘试样(详见羧甲基淀粉钠),溶液应呈蓝色至红紫色。

(2)取本品4g,加水70mL,使成均匀的糊状,于40℃放置30min。加淀粉酶试液(称结晶淀粉酶0.2g,加水100mL,摇匀后过滤。现用现配)20mL,再在40℃放置30min,冷却,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树脂约20mL,柱直径1cm),流速为2mL/miin,流出后用150mL水淋洗树脂柱,合并洗液与流出液,加水定容至250mL,此为A液。取A液100mL,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树脂约15mL,柱直径1cm),流速为2mL/min。流出后用80mL水淋洗树脂柱,合并洗液与流出液,加水定容至200mL,此为B液。

在煮解烧瓶中取B液20mL,小火加热浓缩至约2mL,冷却后加硫酸5mL和30%过氧化氢3mL,小火加热至产生白烟,冷却后加水50mL,再用小火煮沸15min。冷却后,边冷却边用强氨试液(浓氨水,NH含量28~30%)和氨试液(取浓度为28%的氢氧化铵液4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氨含量为9.5%~10.5%)中和,加水定容至100mL,此为C液。

取C液10mL,加10mol/L硫酸溶液1mL、钼酸铵试液2mL和1-氨基-2-萘酚-4-磺酸试液(以上两种试剂配法见一般生化实验方法),溶液应在5min内呈现蓝绿色至蓝色。

(3)灼烧钠盐残渣试验呈阳性。

毒理学依据

1.LD50 口服19.24g/kg(bw)。

2.ADI 无需规定(FAO/WHO,1994)。

使用 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

1.使用注意事项

(1)比一般的增稠剂易分散于水,在低温下稳定。

(2)因含有磷酸酯,与金属有螯合作用,可防止食品褐变。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于粮食制品、果酱、饮料、汤料、冰淇淋、奶油和调味料中。

(2)日本规定:最大用量为2%(单用或与其它增稠剂合用)。

(3)实际使用参考:用于面制品、焙烤预制粉,用量为1%~2%;果酱,0.02%~0.2%;橘皮果冻0.1%~0.5%;布丁,1%~2%;冰淇淋,0.1%~0.5%;速溶可可,1%~2%;馅,0.3%~0.5%;浇料,0.2%~0.5%。还可用于蛋黄酱、调味酱、沙司,其它果冻类制品等。

本品使用量各国不尽相同。多定为良好加工范围,但实际添加量应在食品量的2%以下。

上一篇:枯茗油 下一篇:食品添加剂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