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485页(3860字)

衣原体营严格细胞内寄生,含DNA和RNA两种核酸,对某些抗生素敏感(如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等)。

衣原体呈球形,大小可为0.2~1.5μm,革兰氏染色阴性,以基阿韦洛氏法和姬姆萨氏法染色,着色良好。

衣原体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不强,在56~60℃,仅能存活5~10min。在干燥的情况下,它们在外界至多存活5周;在冻干或-20℃以下,可以存活两年以上。对去污剂及脂溶剂较敏感,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品如甲醛、新洁尔灭及碘酊等,均能在短期内将其灭活。

衣原体在胚卵黄囊内生长繁殖良好,也能在细胞培养中生长。在寄主细胞有其特殊的发育周期。

1.原体或称原生小体(Elementary body) 形体较小,球状,直径约0.2~0.4μm,具有传染性,衣原体的感染即由原体引起。

2.始体或称原始体(Initial body) 进入寄主细胞的原体,经过发育演化,转变为始体。始体较大,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8~1.5μm。始体为衣原体的繁殖型,不具传染性。始体经分裂增殖后的个体,再发育为成熟的具有传染性的原体。

衣原体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抗原,一种是属抗原,另一种是种抗原。属抗原为所有衣原体均含有,故不同种之间可起交叉反应,这种抗原耐热(100℃,30min),耐石碳酸(0.5%),可溶于乙醚,通常所用的补体结合抗原的耐热组分就是它。种抗原对热敏感(56℃,1h),存在于衣原体的胞壁中,可用琼脂扩散、间接血凝试验等血清学方法检查。

衣原体在脊椎动物可致多种疾病,其传播不依赖节肢动物介体。

衣原体现列为一个目[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目下设一个科[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科下设衣原体属(Chlamydia)一属,衣原体属中公认的有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和鹦鹉衣原体。前者与兽医关系不大。

一、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aci)

(一)病原特性 在寄主细胞质内有发育周期。形态为球状,因所处发育阶段不同,大小可为0.2~1.5μm。在细胞质泡囊内形成疏松的微集落。围绕病原体微集落的包囊膜在细胞感染早期即破裂。细胞质内散布各发育阶段的衣原体。碘染色反应阴性。

鹦鹉衣原体最容易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繁殖,不被磺胺嘧啶钠所抑制(每胚1mg)。也能在细胞培养中生长。

鹦鹉衣原体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感染了的鸡胚卵黄囊在-20℃下可以保存数年。各致病株均含有耐热的共同抗原,不同株之间存在有抗原上的差异。

(二)病原性 来源于不同动物的致病株,可以感染17种哺乳动物和130多种禽类,在鸽、火鸡、鸭、鸡以及其他非鹦鹉类禽鸟引起鸟疫。

在家畜可以引起的流产、肺炎、关节炎、结膜炎;牛的脑脊髓炎;马和的肺炎等等。

(三)微生物学检查 动物感染衣原体后,一般不具特殊的有诊断意义的症状表现,确诊需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试验。

1.样品采集 最适合的检查材料要从有症状的动物的病变部位采取。如流产胎儿的器官,胎盘或子宫分泌物;关节炎病例为关节液;脑脊髓炎病例为大脑或脊髓;肺炎病例为肺、支气管淋巴结;肠炎病例为肠道粘膜等。衣原体对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具有强大的抵抗力,可于每ml病料中加入500~1000IU进行处理,以除去污染杂菌。

在严重感染的病例,如牛、羊、猪流产的子叶,其涂片用姬姆萨氏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即可得出初步诊断结果。对于其他大多数的可疑病例,仅用涂片检查难以得出结论,还必须进行病原分离培养。

2.分离培养 最常用的分离培养方法是将材料接种于鸡胚卵黄囊,有些菌株能很快适应于鸡胚传代,有些则需盲传5代以上才能作出结论。

在初次分离时,也可将病料接种于小白或豚鼠。小白鼠作鼻内、腹腔内或脑内接种。豚鼠作腹腔或鼻内感染。

大多数菌株可在细胞培养中(如Hela细胞等)生长繁殖,并形成不同形态的核旁包涵体,在细胞培养中的衣原体,可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来证明。

3.疑似衣原体鉴定要点

(1)在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

(2)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内可查见病原体,主要为原体,也可以见到始体。感染细胞破裂后,病原体被释放于细胞外。

(3)碘染色反应,鹦鹉衣原体为阴性,沙眼衣原体为阳性。

(4)在鸡胚卵黄囊内的生长,沙眼衣原体可被磺胺嘧啶钠抑制,而鹦鹉衣原体则不被磺胺嘧啶钠抑制。

(5)用补体结合试验可检查衣原体的耐热的属抗原。

4.血清学检查 最常用的是补体结合试验,抗原可用感染鸡胚的卵黄囊膜制备。动物一般于感染后7~10天出现补体结合抗体。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牛、羊、猪流产,在流产后14天,补体结合抗体滴度升高,4个月后开始下降,9~11个月后很少查出。补体结合反应的判断标准,各国不一,我国暂定为1∶16以上为阳性,1∶8为可疑反应,1∶4以下为阴性。

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血清中和试验等也可用于诊断和病原研究。

二、马基阿韦洛(Macchiaveello)氏染色法的染色液配制及其染色步骤

(一)染色液的配制

1.0.25%的碱性复红液:碱性复红0.25g,溶于100ml无离子水中,滤纸过滤。

2.0.5%柠檬酸液:柠檬酸0.5g,溶于100ml无离子水中(最好新配)。

3.1%美蓝:美蓝1g,溶于100ml无离子水中,滤纸过滤。

(二)染色步骤

1.涂片自然干燥,微微加热固定;

2.用碱性复红液染色5~10min;

3.倾去复红液,水洗后用柠檬酸液脱色数秒钟;

4.水洗后用美蓝染色20s;

5.水洗,吸干,用油镜检查。原体呈红色,单在或二、三成链,初体和组织细胞呈蓝色。但如脱色过度,原体也可呈蓝色。

三、碘染色法

1.碘溶液配制碘5g,碘化钾10g,溶于100ml无离子水中即成,用时10倍稀释。

2.染色法:涂片用甲醇固定后用碘溶液染色10min,水洗,吸干,油镜检查,染色阳性为棕黄色,不显色为阴性。

四、磺胺嘧啶钠抑制试验

挑选含有丰富衣原体的卵黄囊膜,无菌磨碎后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4,在此稀释液每ml中加磺胺嘧啶钠2.0mg4℃下作用4h,取0.5ml接种7日龄鸡胚卵黄囊(mg/胚),复置37℃下继续孵育。鹦鹉衣原体对磺胺嘧啶钠具有抵抗力,故能致死鸡胚,沙眼衣原体则否。

五、用感染鸡胚卵黄囊膜制备补体结合抗原的方法

制造用衣原体株对鸡胚的毒力不应低于10-8。接种鸡胚卵黄囊繁殖后,选择衣原体含量较多的卵黄囊膜在无菌条件下加适量pH7.2,0.1M磷酸盐缓冲液,将此乳剂移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中,在4℃下放置3天,每天摇振两次,然后2000~3000r/min离心20min,吸取中间液体如法重复离心20min后,吸取中间溶液体,10000~20000r/min离心1h,弃去上清液,每只卵黄囊膜的沉淀物用pH7.2,0.1M磷酸盐缓冲液平均稀释成2ml,在水浴中煮沸20min,冷却后超声波粉碎6min,加入0.3%叠氮钠,4℃下存放3周,每天摇振一次,其效价不低1∶256即可应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