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属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第663页(4490字)

本属有100个成员以上,都寄居于脊椎动物消化道,在肠道细胞中增殖,并能侵害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极为多样化。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人畜病原体,如人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水泡病病毒、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鸭肝炎病毒等,还有一些病毒的致病性不明显,通常引起轻症或亚临床感染。

一、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

一般在肠道不引起疾病,但有的可引起不孕、流产、死胎或产后立即死亡。

(一)样品采集 流产胎儿、死胎、子宫分泌物。

(二)病毒分离

1.胚接种 有些毒株可在膜腔中生长,并能在绒尿膜上出现痘斑,有些能适应绒尿膜、尿囊或卵黄囊接种途径。

2.细胞培养 能在犊肾细胞上生长引起细胞病变。

3.实验动物 乳或乳仓鼠可致与考萨基A病毒相似的病变。怀孕豚鼠可引起流产。

二、猪肠道病毒(Porcine enteroviruses)

(一)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Porcine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猪脑脊髓炎又名捷申(Teschen)病或Talfan病。

本病毒只感染猪,通常引起隐性感染,或仅出现散发性临床病例,但也可引起严重的流行暴发。病毒先在消化道及其有关淋巴结内增殖,引起病毒血症、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炎。

1.样品采集 脑脊髓、肠内容物。

2.病毒分离 将样品作成乳剂后接种猪肾原代细胞,能引起细胞病变。必要时盲传几代。细胞培养适应后的毒株能在PK15细胞系中生长。分离株可用中和试验鉴定。

(二)猪水泡病病毒(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 猪水泡病是近20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疫病。病猪发热(41~42℃),并于鼻镜和蹄部皮肤上出现水泡。

1.样品采集 取病猪未破溃的水泡液,或刚破溃的水泡皮。水泡皮经洗净研磨、稀释成1∶5~1∶10,置4℃浸泡一夜,或室温4h,离心沉淀取上清液,即为待检病毒液。

2.病毒分离

(1)细胞培养 病料接种猪肾原代细胞,IB-RS-2、PK-15等猪肾传代细胞。一般在20~24h内即可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也可接种于仔猪睾丸、仓鼠肾或乳鼠肾原代细胞和人羊膜传代细胞FL细胞系上。如果初代不出现CPE,盲传2~3代。

(2)实验动物 将病料接种于1~3日龄的乳鼠或乳仓鼠,出现特异的麻痹症状,四肢强直,经2~3天死亡。其他实验动物、3日龄以上的乳鼠和2周龄以上的仓鼠均不发病。与其他水泡性疾病的区别见表39-1。

3.血清学试验

(1)中和试验 是诊断猪水泡病常用的方法,较易得出确切的诊断结果。

①用已知血清鉴定未知病毒:选用1~2日龄的乳鼠,颈部皮下注射猪水泡病高免血清0.1ml,18~24h后接种待检样品。注射过血清的7只乳鼠中5只接种病毒液,留2只不接种,作为血清健康对照,3只未注射免疫血清的乳鼠,也同时接种病毒液。

接种病毒后,每天观察2~3次,连续6天。如注射免疫血清的乳鼠被保护,血清对照鼠均健活,病毒对照鼠死亡,则被检病料为猪水泡病病毒。

②用已知病毒鉴定未知血清 本病中和抗体出现很快,病猪在出现水泡的当天血清中即可测出相当水平的中和抗体,2天达高峰,一直维持至40天稍有下降。

(2)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①将水泡皮作成1∶3悬液,如上制成待检抗原。然后在小试管中用含1%血清、0.05%聚乙二醇(分子量12000)和0.1%叠氮化钠的pH7.2,0.1mol/L PBS作倍比稀释,自1∶6…1∶768。

②于微量滴定板的第一排1~8孔内分别滴加8个不同稀释度的抗原,每孔2滴,第9孔加稀释液2滴,作为阴性对照,第10孔加水泡病标准抗原1∶30稀释液2滴,作为阳性对照。

③于1~10各孔内滴加水泡病红细胞诊断液1滴(即以提纯的豚鼠抗水泡病IgG致敏的醛化绵羊红细胞),轻轻摇震,使红细胞均匀悬浮后,置室温下经1.5~2h判定结果。

④有两孔出现++以上凝集者,即可判为水泡病,但阴性对照孔应不凝集,阳性对照孔应凝集。红细胞凝集++以上的抗原最高稀释度,即为该被检抗原的效价。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虽然灵敏度较高,但个别被检抗原可能在低倍稀释孔内出现非特异凝集。必要时,应以正常豚鼠的IgG同样致敏已固定的绵羊红细胞,制成正常红细胞液作对照。根据水泡病诊断液和对照液两排凝集滴度之差进行判定,以相差两孔以上者为阳性。

(3)补体结合试验

一般应用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将水泡皮等被检病料如上作成浸出液后,直接检测。也可先行细胞培养,待出现明显细胞病变后,取细胞培养物检测病毒抗原。

(4)荧光抗体法

加有盖玻片的IB-RS-2、PK-15或原代猪肾细胞培养上接种如上制备的1∶10水泡皮浸出液0.2ml,吸附并加维持液后,37℃孵育,经不同时间后取出盖玻片,用直接或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病毒抗原的存在。

(5)对流免疫电泳 用已知血清与待检样品作对流电泳,可在2~3h内作出判定。

三、禽肠道病毒(avian enteroviruses)

(一)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禽脑脊髓炎又名流行性震颤,主要发生于2~3周龄的幼鸡,其特征为病鸡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并出现头、颈震颤症状,最后倒地死亡。

1.样品采集 取发病2~3天以内的鸡脑脊髓。

2.病毒分离

(1)鸡胚接种 受精卵必须来自易感鸡群,最好是SPF鸡群。将脑脊髓乳剂接种卵黄囊,感染鸡胚萎缩,神经变性,且常发生脑积水。分离得病毒以后,用已知阳性血清在鸡胚上作中和试验,以便与其他的鸡肠道病毒区别。有时鸡胚不死,孵出后在10天内观察临床症状。

(2)动物试验 将病脑悬液脑内接种1日龄雏鸡,观察临床症状,1~4周内收获脑作传代之用。

3.血清学试验

(1)病毒中和试验 一般在鸡胚中进行。

(2)免疫荧光 直接法和间接法都已广泛应用,常用以检查病鸡脑和胰的冰冻切片,也用于组织培养中的病毒感染。

(3)免疫扩散 检测鸡和鸡胚中的病毒抗原,但敏感性不够高。

(4)免疫酶 ELISA已经建立,效果甚为满意。

(二)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鸭肝炎病毒分3型,除2型属嗜肝病毒科外,1和3型属肠道病毒,但抗原性不交叉。病毒侵害3日龄至3周龄甚至更大的雏鸭,传播迅速,病势急剧,雏鸭可能在出现症状后的1h内死亡,死亡率可达90~95%。3型的致病力较低,死亡率不超过30%。病变主要在肝,肝明显肿大并水肿,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

1.样品采集 病鸭有典型出血的肝。

2.病毒分离

(1)禽胚接种 将肝制成10%悬液,加10%氯仿摇振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接种于10日龄禽胚的尿囊腔内。1型能在鸭胚(必须无母源抗体)或鸡胚中生长,前者更适宜,死亡率较高,病毒浓度较大。鸭胚大部分经3~4天死亡,部分鸡胚经4~6天死亡,死亡率约60%。3型只能感染鸭胚,胚胎死亡率较低。受感染的胚胎发育停滞,水肿、肝水肿和坏死,很多胚液和卵黄变浅绿色,肝呈绿色,其上布满黄色坏死点,如果胚胎不死,应盲传三代。

(2)细胞培养 1型能在鸡胚肝细胞中生长,无CPE、继代后病毒量渐下降。在鸭胚肾细胞中生长较差,继代后可以适应,引起CPE。有些毒株经盲传后也可能在鹅胚肾细胞中生长。弱毒株在鸡胚细胞培养中滴度很低。3型仅能在鸭胚肝和肾细胞培养中生长。

(3)动物接种 病料接种1~7日龄易感雏鸭,肌肉0.1~0.2ml,16h后开始死亡,48~72h几乎全部死亡。

3.血清学试验

(1)病毒中和试验 用于分离株的鉴定和血清抗体的检测。本试验可在禽胚或细胞培养中进行。

(2)间接血凝 将病毒抗原致敏绵羊RBC作间接和间接抑制血凝,据说比中和试验更敏感。

(3)免疫荧光 病鸭肝冰冻切片作直接法检查,结果快速而准确。

(4)免疫扩散 此法简易,但特异性尚有争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