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469页(1200字)
荔枝蝽(Tessartoma papollosa Drury)是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又名荔枝椿象,俗称石背、臭屁虫。成虫、若虫均能刺吸嫩梢、花穗、幼果中的汁液,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导致落花、落果,常造成果品减产失收。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系统调查
每年3月上旬(平均气温15℃以上)至6月下旬,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早、中、迟熟品种各1~2个果园,每个果园按5点取样法随机调查10株,每7天调查1次。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每方位随机查5个梢(或花穗)。全园共查200个梢。观察记载各梢上的成虫和若虫数,计算百梢虫量。将结果记载于表7-92。
表7-92 荔枝蝽虫口密度调查表
1.2 果园卵块普查
卵块普查从成虫盛发高峰期起,一般从4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止。每5天调查1次。选择有代表性果园2~3个,每果园随机调查5株。每株查东、西、南、北方位,每个方位随机查5个梢,共20个梢。观察记载各梢卵块数、孵化或寄生情况。计算百梢卵块数及孵化率。将结果填入表7-93。
表7-93 荔枝蝽卵块密度调查表
1.3 成、若虫普查
成虫盛发高峰期和若虫盛孵高峰期各调查1次。取样方法同果园卵块普查,计算百梢虫量。将结果填入表7-93。
2 预测预报方法
发生期预报:根据田间发育进度,结合气象资料,参考《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荔枝蝽》的卵期资料(表7-94)。
表7-94 荔枝蝽卵期与温度关系表
一龄若虫孵化高峰期=成虫盛发高峰期+产卵前期15天左右+卵期
二龄若虫高峰期=一龄若虫盛发高峰期+一龄若虫期
3 发生程度分级
以百梢成虫量为依据,划分试行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荔枝蝽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4 防治适期
防治适期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成虫越冬后即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二是5月初,以一、二龄若虫盛发高峰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