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技术规范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766页(4989字)

为进一步推动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深入开展,提高节目制作质量和技术水平,规范病虫电视预报技术及其工作,200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湖北省植保总站等单位的专家起草了《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技术规范(试行)》,已于2004年11月将该规范印发各地参照执行。

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技术规范(试行)

1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的基本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节目(以下简称“电视预报节目”)制作的植保站和受委托制作的电视台、广告公司等节目制作者。

2 引用标准或规范性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的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7401-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T 15790-15804-1995 主要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规范(一)

GY/T 133-1998 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检验规范

GY/T 120-1995 电视节目带技术质量检验方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

3 术语与定义(Terms and conception)

本规范采用了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CPU(Cente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

3.2 DV(Digital video) 数字视频信号。

3.3 AV(Audio video) 模拟的音频、视频信号。

3.4 S-VIDEO S端子,模拟信号的一种形式。

3.5 主观评价(Subjective assessment) 直接利用观察者对被测系统质量的主观反应,来确定电视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

3.6 长期预报(Long-term forecast) 长期预报的期限是3~12个月。

3.7 中期预报(Mid-term forecast) 中期预报的期限一般为20~90天,常在30天以上。

3.8 短期预报(Shott-term forecast) 短期预报的期限,病害一般为7天以内,害虫20天以内。

4 硬件

4.1 计算机 PⅢ450以上的CPU,40G以上高速硬盘,128M以上内存,不小于32M显存的显卡,PCI声卡;或按非线性编辑工作站配置。

4.2 外围设备

4.2.1 非线性编辑卡 专业级以上(含专业级)非线性编辑卡,至少有DV、AV/S-VIDEO输入输出接口,PAL制720×576以上分辨率。

4.2.2 摄像机 专业级以上(含专业级)模拟摄像机或数码摄像机,数码摄像机要求:3CCD、500线清晰度、IEEEI 1394数码输出/输入。

4.2.3 数码相机 精度在500万像素以上。

4.2.4 录像机 专业级以上(含专业级)模拟录像机或数码编辑机(DV、DVPRO、DVCAM)。

4.2.5 扫描仪 36位色深输入,光学分辨率在600×1200dpi以上的扫描仪。

4.2.6 其他设备 一般还需要标准彩色监视器和刻录机,用于监视图像输出质量和刻录光盘。

5 软件

5.1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Coredraw、Freehand等。

5.2 非线性编辑软件 Premiere及其非线性编辑卡厂家提供的配套编辑软件,Hollywood、Final、Boris等第三方软件。

5.3 三维字体、动画制作软件 Cool 3D、3DS MAX、Maya等。

6 节目结构

电视预报节目由片头、概述、预报内容、防治意见和片尾五部分组成。

6.1 片头 片头是电视预报节目的起始部分,包含“病虫预报”四个字和预报发布单位全称。文字以黑体、隶书、楷体等主流字体及其行书为主,“病虫预报”四个字大小适宜、清晰醒目。节目片头相对长期固定,时间长度为7~10s。

6.2 概述 概述紧接片头,结合气象条件、作物长势、病虫基数等内容综合分析,对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做简短概括。时间长度不超过20s。

6.3 预报内容 预报内容是电视预报节目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信息:病虫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发生区域、受害作物生长发育状况、预计发生程度和为害盛期等图片及文字信息。

6.3.1 长期预报 主要对重大病虫的发生趋势进行长期预测。背景以单色调或经过模糊处理的地图、农作物图片为主,前景为病虫害特征、为害症状图片或动态素材。长期预报以预报病虫发生程度为主。

6.3.2 中、短期预报 中、短期预报以反映重大病虫害发生为害时期和发生区域为主,画面上包含病虫害特征或为害症状图片或动态素材、反映发生区域的地图、发生为害时期的文字或配音信息。在制作上根据情况合理布局画面。

6.3.3 时间 预报内容部分时间长度为30~60s。

6.3.4 防治意见 文字和配音同步进行,主要反映如下信息:

6.4.1 病虫害的防治适期 明确提出病虫害防治的时间范围。与作物物候特征关联紧密的病虫害,要提及物候特征。

6.4.2 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某种(类)病虫,推荐2~3种防治技术措施,包括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农药用量或使用倍数、适宜的施药方法等。

6.4.3 时间 防治意见部分时间长度为30~60s。

6.5 片尾 片尾是电视预报节目的结尾部分,包括预报单位、制作单位和协助制作单位等,用字幕形式表现,时间长度为3~5s。

6.6 配音

6.6.1 解说词 解说词简洁、准确、通俗。

6.6.2 片头音乐 片头音乐节奏明快,为标志性音乐,相对长期固定。

6.6.3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以轻音乐为主,声强适度,不能影响主体配音。

6.6.4 播音 播音用普通话,音量正常,音质丰满,清晰柔和,由国家3级以上播音员配音。少数民族地区可用当地主要民族语言播音、配音。

7 发生区域的划分

以本行政区域惯用的地理行政区划为预报的基本单位;受气象、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较大的病虫,可根据病虫发生特点划分区域,在地图的处理上一定要易于理解、一目了然。

8 发生程度的划分

病虫发生程度分五级:即轻发生(1级)、中等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中等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表示不防治情况下损失率分别为1%以下、1%~5%、5%~10%、10%~20%、20%以上。

9 发生区域颜色表示

9.1 地图底色

地图的底色以绿色为主色调,用到杂化、渐变、灯光、阴影等特技效果时,不能改变地图的主色调。

9.2 发生区域颜色

预报区域发生程度通过地图颜色加以区别。具体规定如下:中等程度发生的区域用黄色(RGB值分别为240、240、20)表示,中等偏重以上(包括中等偏重)发生程度的区域用橙色(RGB值分别为240、110、20)表示,中等发生程度以下用地图底色(绿色)表示。

10 节目质量

预报中的文字和画面必须清楚、明晰,播出带质量须达到GY/T 133-1998所要求的播出标准。

10.1 评定方法

评定节目磁带的技术质量应将客观检测结果和对图像、声音的主观评价相结合,采用分级评分的办法,客观检测按GY/T 120-1995电视节目带技术质量检验方法进行,主观评价参照GB 7401-19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进行,凡评定在4分级以上(含4分级)的节目磁带为技术质量合格磁带,3分级以下(不含3分级)的磁带为不合格磁带,禁止播出。评分分级办法见附录(《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节目磁带质量评定等级》)。

10.2 评定内容

10.2.1 噪声 本底噪声电平低于-50db,节目磁带无异常杂音。

10.2.2 抖晃 声音平稳,无抖晃感觉。

10.2.3 声道平衡 左右声道平衡,一致性好(特殊效果除外)。

10.2.4 声道相位 节目相位符合要求,相关系数一般在0.5~0.7之间。

10.2.5 声像 声像分布连续,构图合理,声像定位明确不漂移(特殊效果除外),节目空间感真实、得体,宽度与纵深感适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