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水产养殖手册

围拦的设计与施工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520页(2729字)

大水面围拦养技术的核心问题是防逃。牢固、实用、成本低、取材方便、设计合理的围拦设施是围拦养鱼成功的关键。

一、围箔的高度与形状

以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增加50—100cm为设计网高,另加汛期防逃网。后者是一块高出5年一遇的最大水位1m左右的活动网片,汛期到来之前(6月),接在围箔上,以防止鱼群顶水跳窜。秋冬春季水位下降时可将防逃网取下,以防日晒雨淋老化。也可以将网片按总要求高度一次装好,多余部分沉入水下,随着水位涨落而调整,使得水面之上始终保持1m左右的网高。

围拦区的形状以圆形或椭圆形为好。优点是抗风抗浪能力强,减少浮草杂物在网外的堆积,同时也适合鱼类的生态习性,避免底层鱼类在方形围箔拐角处挖坑打洞。此外,同样的面积以圆形边长最短,和其他形状的围养区比较,尚可节约经费和原材料10%。

二、围拦养鱼的建箔技术

目前我国围拦养鱼多采用双层双排式拦网,内外两排栏栅,间距5—10m,各挂一层网。在外荡、河道等水流缓慢的小型水体也可采用双层单排式,即在一排栏栅上绑缚网目不同的两层网片。实践证明单层网片风险太大,不宜采用。通常网围鱼种培育区的内层墙网用2×2股,目大1.11—1.33cm聚乙烯网片;成鱼养殖区的内层多用2×3,3×3股,目大1.90—2.22cm的网片;外层网围多用3×3,3×4股,目大3.03—3.70cm的网片。网目大小,视养殖对象,精养水平,鱼种大小而异。选择时可参照表29—1。

表29—1 网目大小与鱼种规格对照表

生产中常用聚乙烯网片,价格低廉,取材方便,一般水下部分可用5—7年,水上部分可用3—4年,最易老化损坏的是接近常年平均水深的部位。

围拦养鱼一般用毛竹(楠竹)或圆木做栏栅,即直桩及横竿。竹桩(周长24—34cm)经济实用,富于韧性,施工方便,通常可用3—4年。浪高、流急、水草少的湖库或河道,桩距1—1.5m,横竿2道,迎风面和深水区每隔3根桩尚需增加1根撑桩(保险桩)。水浅、草多、流缓的水体,桩距3—4m,1道横竿。底硬、泥沙质的湖区,竹桩细端入泥,一般打入80—120cm。用木锤或石锤打桩。打桩时,在竹桩顶端(通常有竹节的地方)垫一块硬质厚木板,以防打裂。淤泥较深的湖区(2m以上)也可粗端直接插入泥中。但是,不论哪种方式均应把竹节捣通,以减少毛竹的浮力,并避免打桩时,毛竹被泥土涨裂(图29—1)。

图29—1 网围养鱼竹桩、石笼安装示意图

1.上纲 2.横竿 3.墙网 4.竹桩 5.底纲 6.力纲 7.石笼

三、底纲石笼的设计与施工

石笼是固定底纲,防止鱼类从墙网底下逃走的专用设施。这是大水面围拦养鱼防逃措施的关键技术。在长江中下游浅水内陆水域,石笼直径多用10—15cm。流小、淤泥深的地方可稍细一点,直径可用10—12cm,平均每米石笼重约15—20kg;流大、淤泥少、底质硬的河口、河道等水体应略粗一些,石笼直径可用12—15cm,或更粗些,平均每米石笼重约20—30kg。如用铁链等代替石笼,每米长度重量不应小于10—15kg(图29—2)。

石笼一般用3×3或3×4股聚乙烯网线或尼线,沿着一根直径5—6mm的力纲编结成长条状网袋,或者用8—9#网片(3×4股,24—28目)缝制成长条网袋。石笼的目大应小于机轧碎石(拳石)或鹅卵石(Φ4—6cm)的1/2,这样即使有一根网线断掉,卵石也不易散出。安装施工时,先把长条网袋套在特制的长柄漏斗上,一端扎紧,缓缓灌进石子,即成为一条长状的石笼。待下网时,再沿着石笼上的力纲与墙网的底纲缝合(打死结)。目前,多数生产单位采用墙网直接卷筒装石的方法(图29—2),但往往因线太细,强度不够,易被碎石磨断散出,或操作时网片被撕裂。石笼不宜装的太紧,石子稍能松动为好,以便石笼能稳妥卧匍在凹凸不平的底质上,或在底层鱼类挖坑打洞时,石笼能很好地沉下去。为此,墙网一定不能绷得太紧,特别在汛期高水位时,应留有0.5—1m的“宽松”余地,以免石笼“吊空”。为有效地防止石笼被风浪托起或移位,增强防逃能力,高产精养区的内层主石笼里面可增加一条直径5—8cm的副石笼(类似渔簖用的石笼)。内外两条石笼之间用0.5—1m的网片连接(图29—2)。施工时,将石笼安放妥贴,踩入泥中,尚需用间距1m的扦桩(篾桩,口桩)或竹梢呈梅花桩固定。

图29—2 网围养鱼石笼安装示意图

1.上纲 2.墙网 3.底纲 4.力纲 5.主石笼 9.垫网 7.副石笼

自1986年以来,江苏滆湖、长荡湖的一些网围专业户开始用地锚固定墙网的底纲。这种方式适宜于淤泥较深的河道、湖泊、即在底纲上间隔30—50cm缚一个地锚,锚绳长50—80cm。地锚可用废旧网片、塑料包装带捆扎成长10cm,粗4cm的长形线团(图29—3)。施工时,用特制的带有长柄的叉子将锚球深深的送入泥中,这样就可将底纲连带墙网埋入泥中40—50cm。同样的道理,为增加防逃能力,也可采用双地锚。实践证明,采用地锚省工、省料、施工方便,比用石笼便宜一半。但其防逃能力不如石笼,特别是在高密度、精养区不宜使用。

图29—3 网围养鱼地锚安装示意图

1.墙网 2.地锚 3.主地锚 4.副地锚 5.主石笼 6.垫网

箔门是进出网围区的通道,应特别注意安全。除门桩用2—3根竹桩或保险桩加固外,可在里外两层箔门的水下各自增加1—2道竹箔“脚帘”,防止鱼群逃遁。同时,在内层箔门里面安装第三道梯形防逃门。这样一方面可增加安全系数,又可引导“咬箔”的鱼群向网围中心散开,终止其昼夜不停地溜边团游.

(编者:王玉纲、刘寿梅 审者:李德尚)

上一篇:围拦养殖的经营方式 下一篇:鱼种放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