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的生活习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86页(2396字)

(一)生态习性

1.对环境的适应 我国几种主要养殖对虾对水环境的适应情况如表2-3。

表2-3 几种养殖对虾对主要水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

2.栖息和运动 对虾类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相对比的类型,即定居型和游泳型(洄游型)。

定居型的对虾类通常不集群,除外海移动期外,不能同时被大量捕获。各发育阶段中分布区虽有变化,但活动范围较小,多喜砂砾、贝壳或泥沙构成的底质,潜伏性显着。多喜夜间活动。日本对虾、宽沟对虾和短沟对虾属此类型。

游泳型对虾活动能力较强,易组成较大的虾群,经常往返移动而无固定栖所,往往同时可得大量捕获,一般以河口为中心,在混浊的水域和软泥底质处分布较多,白天和夜间都进行活动,潜伏习性不显着或不潜伏。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等属此类型。

中国对虾幼体阶段营浮游生活,水平分布较广,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仔虾常聚集在河口附近或内湾中觅食,随着仔虾的生长,又逐渐离开河口到近岸浅海区栖息活动。当幼虾长到8~9厘米后,便开始移向较深的水域生活。中国对虾尚具有长距离洄游的习性。

中国对虾喜栖息在泥砂质海底,白昼多匍匐、爬行或潜伏于海底表层泥沙中,夜间活动频繁。

3.洄游 中国对虾在黄海、渤海区有明显的洄游习性。每年11月中旬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即迁移南下,到黄海南部(北纬34°~36°,东经122°30~124°3)的较深水域越冬,叫做越冬洄游。越冬场的水温一般为6~9℃,水深50~70米。翌春,水温回升,越冬虾群又成群结队地向北方进发,经约2个月,行程近千米,到达产卵场,即称为产卵洄游。产卵场一般在浅海、内湾水深10米或更深一些的海区。

4.对虾的摄食 对虾的食性较广,从总体上讲,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种类。对虾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食物的种类和组成不尽相同。在自然海区中,幼虾多以小型甲壳类(如介形类、桡足类、糠虾等)、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幼体等为食,在人工养殖中,常投喂小型贝类、虾及人工配合饵料。

当幼虾长大后, 则以海区的底栖甲壳类、瓣鳃类、多毛类及小型尾类为食。人工饵料中,仍投以小型贝类、小杂鱼、虾、蟹及人工配合饵料等。

对虾性贪食,不论白天和夜间均摄食,以夜间摄食为强烈。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池中饵料充足,虾胃常呈饱满状态,若池中饵料不足,对虾往往成群沿池边游动觅食。

对虾的摄食强度随其发育阶段、生理状态、水温、水质条件的不同而有变化。蜕壳前后,对虾摄食强度较弱。对虾在适温期快速生长时摄食强度大。

对虾在水质不佳时,摄食量明显下降。

对虾的日摄食量随体重的增长而增加,而摄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少。摄食量的大小又随着摄食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二)蜕壳与生长 对虾是一种寿命短、生长快的动物,其寿命一般为1年,少数个体可活到2年以上。在对虾的生长过程中,伴随着不断的蜕壳,中国对虾从无节幼体发育到仔虾,要经过12次蜕壳;从仔虾到幼虾约需20次左右;幼虾到成虾要蜕壳18次左右,也就是说一生需要蜕壳50多次。每蜕1次壳,对虾的体长便产生一次飞跃的生长,蜕壳除与生长变态有关外,尚可蜕掉附着在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寄生虫。在水质欠佳、饵料不足、水温不适、盐度较高、疾病发生的不正常情况下,对虾的蜕壳将受到抑制,蜕壳间隔期延长。

对虾蜕壳发生的时间多在夜间,整个蜕壳过程仅几分钟内便可完成。起初是体液浓度的增加,紧接着是新旧甲壳的分离。蜕壳前对虾常侧卧水底,游泳足间歇地缓缓划动,然后虾体急剧屈伸,将头胸甲与第一腹节背面连接处的关节膜裂开,再经几度突然性的连续跳动,新体就从裂缝中跃出旧壳。

海区的对虾环境条件稳定,饵料丰富,生长很快,如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早期的体长增长较快,每旬可达1.5厘米,至7月中旬后,因高温、水质的影响,速度可减到旬增长1厘米左右,我国北方虾池内,9月下旬后,因水温降低,加之池底污染等因素,旬增长往往低于1厘米。

中国对虾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是呈幂函数曲线增长形式,其回归关系式为:

W=0.12L3

式中 W——体重(克);

L——体长(厘米)。

由于饲养条件不同,其关系式并非固定不变。我们还可以用肥满度来表示对虾的生长情况,即:

中国对虾的肥满度,仔虾期一般为1;体长5~10厘米为1.1;10厘米以上者为1.2~1.3。小于以上数值,则表明饲喂条件欠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