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常见病防治手册》第50页(1397字)

白点病又叫小瓜虫病。此病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侵入皮肤和鳃部而引起。镜检要注意:小瓜虫成虫具有蹄形大核,而幼虫只有圆形、椭圆形或短棒形的大核。

症状: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或鳃部有许多小白点,这小白点即为小瓜虫,另外还可见虫体寄生引起组织增生的点状囊泡。体表粘液增多,鱼体消瘦,病鱼游泳迟钝,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

流行情况:从鱼苗到成鱼都可以发生此病,引起大批死亡。但以夏花阶段和鱼种被害最大。初冬和春末夏初,水温在15-25℃时,是此病的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广。新疆发病盛期一般出现在7月中下旬,水温为25-28℃,福建省将乐县1972-1973年发病高峰期在7月中旬,水温为27-32℃。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已死的病鱼应从池中迅速捞起。

3.每立方米水用80%敌敌畏乳剂0.3毫升,连续泼洒1-4次,可作预防剂和治疗剂。另外,每亩干池可用500毫升敌敌畏乳剂作清塘辅助剂(张寿山等,1981)。该法1972-1976年在福建省将乐县鱼苗场大面积防治白点病有显着疗效。

4.用每立方米水含0.3-0.5克的孔雀石绿浸洗病鱼2小时,效果较好;网箱养鱼将鱼围在一角,不断加孔雀石绿,使每立方米水含药0.5克,2小时后,鱼恢复原状,游泳活泼(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5.据日本江草周三(1978)介绍,用每立方米水含1.25-2.0克的孔雀石绿浸洗病鱼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5-10天;水温在10-15℃,用1/5,000福尔马林,15℃以上用1/6,000,浸洗病鱼1小时,有效果。

6.鲜辣味粉等: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味粉250克,生姜干片100克混合加水煮沸后全池泼洒(煮法:姜片先煮开二次,再加辣味粉)(江苏)。

治疗实例1.据无锡河埒公社有个半亩水面,水深3米的小池内养越冬罗非鱼发生小瓜虫病,当时水温19-21℃,第一天用200克辣椒粉煮水泼洒,第二天用100克辣椒粉加0.5公斤生姜煮水泼洒治愈。

治疗实例2:据潘育英(1980)报告,每亩90-80厘米水深的鱼池,用干辣子210克,干姜70克,熬成两桶水(约24公斤),全池泼洒,两次即可治愈。另外,结合鱼苗拉网操作,把鱼苗捆于网箱中,使密集一端,泼洒半桶姜辣汤,对防治小瓜虫病亦有良好效果。经几年试用,他们认为该法效果确实好。

上述方法亦有人认为效果不好,由于药物来源方便,我们建议继续试用。

图15 白点病

1.多子小瓜虫成虫 2.多子小瓜虫幼虫 3.病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