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疫腐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5页(1985字)
苹果疫腐病又称实腐病、颈腐病,是苹果果实和根颈部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台湾省早有报道,60年代在北京、新疆等地亦有发现。北京市郊区个别果园疫腐病为害相当严重,尤其在多雨年份,造成果实大量腐烂。随着果树矮化密植的发展,苹果疫腐病可能成为苹果生产的重要障碍。
【症状】:
疫腐病可为害苹果果实、根颈及叶片。果实受害后,初期果面产生灰绿色斑块,边缘不太清晰;高温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呈水渍状不规则深浅不均匀的暗绿褐色病斑,有时病斑部分表皮与果肉分离,外表似白蜡状。严重时,全果腐烂,并可沿导管一直延伸到果柄,表面生有白色绵毛状的菌丝体。病果开裂处或在高湿条件下的果面上,也可见到白色菌丝体,病斑扩及全果时,果形不变,病果呈皮球状,具有弹力。最后,病果失水干缩。一般树冠下部靠近地面的果实先发病,病斑也是多从下面部位先发生。病果易脱落,极少数悬挂树上成僵果。
果园在长期积水或高湿条件下,苗木及大树根颈部易受害,皮层呈褐色腐烂状,病部不断扩展,最后整个根颈部被环割腐烂,地上部枝条发芽迟缓,叶片小而黄绿,最后,全株萎蔫,干枯死亡。
叶片被害,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多发生于叶片边缘或中部,天气潮湿时,扩展迅速,造成全叶腐烂。
【病原】:
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t Cohn.)Schrot,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细胞,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为51~57微米×34~37微米(图1-10)。孢子囊可直接产生芽管,或形成游动孢子。在菌丝中部可以产生厚垣孢子,其存活的时期更久。在15~25℃和较高的湿度条件下,厚垣孢子要经过6~12个月才可萌发。病菌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卵孢子有厚而光滑的外壁,球形,无色或带褐色,大小为27~30微米。疫腐病菌发育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25℃。疫腐病菌除为害苹果外,还可侵染梨等果树。
图1-10 苹果疫腐病菌
1.孢囊梗及孢子囊 2.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 3.孢子囊放大 4.孢子囊直接萌发 5.静孢子及其萌发
【发病规律】:
疫腐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遇降雨或灌溉时,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随雨水或流水传播蔓延。每次较大降雨后,都出现一个侵染和发病高峰;雨水大的年份发病重,雨后高温也是疫腐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果实整个生长期均能受疫腐病侵害,但以中后期果实发病较重。疫腐病主要为害树冠下部果实,一般接近地面的果实先发病,尤其以距地面60厘米以下的发病重。树冠下垂枝多,四周杂草丛生,果园或局部小气候湿度大,疫腐病发生重。果园受侵染的果实,至贮藏期易腐烂。
在土壤积水的情况下,苹果树根颈部如有伤口(虫伤、冻伤、机械伤等),病菌可通过伤口侵染皮层,造成根颈部腐烂。
苹果品种中,红星、金冠、印度、祝光等较感病;富士、国光等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预防果实发病加强果园排水,及时中耕除草,以降低果园湿度,减少发病;加强树体管理,适当提高结果部位,最好距地面50厘米以上;在树冠下面铺草,或用地膜覆盖,防止土壤中病菌向上传染至果实上;随时清除落地的果实,并摘除树上病果和病叶,集中深埋或携出果园外;果园勿种茄果类蔬菜,避免病菌相互传播,加重发病。
(2)药剂防治 疫腐病发病重的果园,对树冠下部的果实和叶片应喷药保护,常用药剂:用1∶2∶200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3)刮治病斑 根颈部发病的植株,可在春季扒土晾晒,刮去腐烂变色的皮层,并用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石硫合剂涂抹伤口。刮下的病组织应收集烧毁。根颈处覆土时,要换无病新土,覆土要略高于地面,以利排水,减少根颈部积水。根颈部病斑较大时,可进行桥接,促使树势提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