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腐烂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43页(1490字)

梨树腐烂病又称臭皮病,在我国梨产区均有分布。西洋梨受害最重,发病后常引起全株死亡;中国梨受害较轻,但有些品种在树势衰弱时,受害也很严重。近几年由于片面追求产量,树势衰弱严重,腐烂病发生逐年加重,个别梨园几乎毁灭。

【症状】:

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有时主干和小枝也可受害。病斑上的黑色瘤状小点一般较苹果树腐烂病小,直径约0.5毫米;颜色也较苹果树腐烂病深;病斑凹陷,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在发病初期,病斑稍隆起,水渍状,红褐色至暗褐色,用手挤压,病斑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组织解体,易撕裂,散发酒精气味。在较抗病的秋子梨及白梨系统的中国梨上,病斑扩展一般比较缓慢,很少环绕整个枝干,病变一般局限于皮层,形成层不致被害;在衰弱树和衰弱枝上,或在遭受冻害的西洋梨上,病斑可深达木质部,破坏形成层,迅速扩展而使枝干死亡;在愈伤力强的健旺树上,病皮逐渐翘起以至脱落,病皮以下形成新皮层而自然愈合。病害发生后期,病斑干缩下陷,在发病与未发病部位的交界处产生裂缝,病斑表面布满黑色小粒点,空气潮湿时涌出淡黄色孢子角。病树一般树势减弱,生长不良。

【病原】:

Valsa ambiens(Pers.)Fr,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时期为 Cytospora ambiens 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的形态与苹果树腐烂病菌相似。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子座内,1个子座有1个分生孢子器,孢子器有多个腔室,不规则形,具一孔口。分生孢子器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无色,单细胞,不分枝。分生孢子香肠形,两端钝圆,无色,单细胞,大小为4.5~4.9微米×1.0~1.2微米(图2-6)。在辽宁南部地区曾发现此菌的有性时期。梨树腐烂病菌寄生性不强,侵入必须通过伤口。

图2-6 梨树腐烂病菌

1.子囊壳 2.子囊孢子 3.子囊 4.分生孢子器 5.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害发展情况和苹果树腐烂病相似。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斑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病斑内菌丝体在3月下旬开始活动,生长蔓延,并在雨后出现黄色卷须状物(孢子角)。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形成新病斑。病斑春季扩展迅速,夏季基本不发展,秋季轻度扩展。

病害的发生与土质、树龄、枝干部位、栽培管理及品种等关系密切。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梨树生长差,抗病力弱,发病重;有机质含量高,梨树生长较好,抗病力较强,发病较轻。幼树虽能受害,但发病很轻;七、八年以上的结果树及老树发病较重。栽培管理不好,土壤肥力不足,树势弱,发病重。病斑以在第一次及第二次分枝的粗干上发生多,主干及小枝则较少;病斑一般多在西南向,并且多数在枝干的向阳面;树干分叉处容易发病。西洋梨发病较重,中国犁品种如砀山酥梨、黄梨、面梨等次之,而京白梨、秋白梨、慈梨和鸭梨以及日本梨系统的二十世纪很少发病。我国的花盖梨对此病的抵抗力最强。在安徽省砀山地区,凡用棠梨作砧木的梨树均未发病。

【防治方法】:

基本上与苹果树腐烂病相同,增强树势是关键。该病一般扩展较浅,不破坏形成层,刮治时只需削去上层病皮即可。在梨树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地区,用棠梨作砧木也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