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豆枯萎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96页(1000字)

【释文】:

1.症状识别 菜豆受害后嫩叶萎蔫变褐色,叶片叶脉褐色或临近叶脉的叶组织变黄,以后全叶枯黄脱落。病株根系发育不好,侧根少,很易拔起。发病中后期,剖开茎秆,可见维管束变色,由于病情不同,颜色呈黄色至黑褐色。结荚显着较健株少,豆荚背部及腹缝合线也逐渐变为黄褐色,进入花期后,病叶大量枯死。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害由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原菌形态参看黄瓜枯萎病)。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和菌核在病残株、土壤和肥料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离开寄主可存活3年以上。病菌还可以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并成为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通过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进入寄主导管内发育,随水分的输送,迅速扩展到植株的顶端。病菌繁殖,堵塞导管,引起植株萎蔫。病害靠孢子随灌水进行短距离传播,扩大为害。

3.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的关系较密切。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80%。棚室内管理粗放,重茬连作,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 与非豆科蔬菜实行3~4年轮作。

(2)种植抗病品种 丰收1号、春丰1号、春丰2号、秋抗19号等品种抗病性较强。

(3)种子消毒 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40%多菌灵悬浮剂50倍液浸种3~4小时,或用40%甲醛300倍液浸泡4小时,浸种后用水洗净备用。

(4)加强管理 合理灌水,追施磷、钾肥,及时通风,降低棚室湿度。及时清除病叶、病荚,彻底销毁或深埋。

(5)药剂防治 发现零星病叶时,应开始喷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每次每公顷棚室喷药液750~900千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