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肿瘤病理鉴别诊断手册》第214页(1517字)

(一)表皮囊肿

临床:好发于头面部,圆形隆起肿物,与皮肤粘连。

组织学: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内向外为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囊内充角化物,豆渣样,囊肿破裂可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极少恶变。

鉴别诊断见表12-1。

表12-1 表皮性囊肿的鉴别要点

(二)毛发囊肿

临床:又称皮脂囊肿,多见于中年女性头皮,皮损同表皮囊肿。

组织学:囊壁外层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内面细胞界限不清,无细胞间桥,囊内为均质油脂状物,可见钙化,破裂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

(三)皮样囊肿

临床:出生即有,好发于面部,但全身均可发生;囊肿大小不等,与皮肤无粘连,质软。

组织学:囊肿位于真皮或皮下;囊壁由鳞状上皮及皮肤附属器,如皮脂腺、汗腺等组成。囊内可充油脂角化物或少许毛发。

鉴别诊断:见表12-1。

(四)粟丘疹(milium)

临床:①多见于成年人面部,也可发生于外生殖器;②皮损1~2mm,白或黄白色,表面光滑,可挤出白色皮脂或豆渣样物。

组织学:位于真皮上部,同表皮囊肿。

鉴别诊断:见表12-1。

(五)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脂溢性角化)

临床:又称老年疣。典型皮损为淡褐色至深褐色,境界清,表面粗糙或呈乳头状;好发于面颊部,头皮、躯干及四肢也可发生,多在40岁后出现。

组织学:①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及乳头瘤样增生;②瘤体外生性生长,其下缘与正常表皮平齐;③肿瘤由基底细胞及棘细胞构成;④可见角囊肿。

鉴别诊断:见表12-2。

表12-2 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老年角化病、角化棘皮瘤及皮角的鉴别要点

(六)老年角化病

临床:又称日光性角化病。①多见于老年男性,好发于面部及手背;②皮损为褐色角化性斑片,约10mm,鳞屑不易刮除,有时呈疣状增生,少数皮损扩大,破溃恶变。

组织学:共同特点:真皮浅层显示日光弹力变性,乳头层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及苔癣样浸润。①肥厚型:明显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乳头瘤状增生,棘层肥厚与萎缩交替,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异型性;②萎缩型:表皮萎缩,基底细胞异型性,基底层上方有裂隙,有少数角化不良的棘松解细胞;③鲍温样型:表皮细胞排列紊乱及异型性,个别角化不良细胞,但不侵犯末端毛囊、汗腺导管等。

鉴别诊断:见表1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