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183页(1943字)

【概念】

胰腺癌是指胰腺外分泌腺的腺癌,主要表现为顽固性的腹痛、黄疸和消耗性改变。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多数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表现。②上腹痛主要见于胰腺体、尾部癌,表现为深在的疼痛,向后腰背部放散,夜间与平卧时加重,俯卧和坐位弯腰时疼痛可减轻。病变侵犯腹腔神经丛时,出现顽固性腹痛和腰背痛,一般止痛药物效果差。③黄疸多见于胰头癌,呈现阻塞性黄疸的表现。④体重减轻见于大多数胰腺癌患者。⑤早期多无体征,晚期消瘦、黄疸、恶病质;梗阻性黄疸时,可触及肿大胆囊。

2.实验室检查①并发黄疸时,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增高;部分患者血糖升高。②血清癌胚抗原(CEA)、胰腺癌胚抗原(POA)、糖抗原(CA19-9、CA24-2)等升高,但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差,目前主张进行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③超声波检查:可以显示胰腺肿瘤,同时显示胆道的继发改变,但受腹腔气体干扰而影响其敏感性。④CT扫描对胰腺病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准确性优于超声波检查。⑤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ERCP):可以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病变,并通过胰管造影显示胰管的狭窄、扩张等改变。⑥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可以清楚显示胆道扩张及阻塞部位,适用于ERCP检查失败者。⑦超声内镜是目前诊断胰腺及腹膜后其他病变的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优于CT与超声波检查,并可引导对胰腺的穿刺活检。⑧血管造影:表现为胰腺内或邻近血管因肿瘤包裹而显示不清或移位、受压等。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肠曲扩大或“倒3”字样。

3.病理诊断 胰腺癌以胰头癌多见,可占到60%,胰腺体、尾部癌占20~30%;可在超声波、CT或超声内镜引导下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穿刺,行病理检查;组织学以腺癌为主。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由于目前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因而手术切除率不高,但应争取早期切除;对不能手术切除者,应行姑息性短路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放疗疗效尚不肯定,而且副作用比较大;近年给予术中放疗,有一定疗效;化疗对胰腺癌不甚敏感,常用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吉西他滨、阿霉素等。目前主张化疗结合术中和术后放疗,疗效有所提高。

(3)对症处理:对顽固性腹痛应给予镇痛处理,也可行硬膜外麻醉缓解疼痛。

(4)营养支持治疗:积极改善营养状况,补充营养物质;给予胰酶制剂治疗吸收不良。

(5)中医中药治疗。

【补液方法】

补液主要用于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

(1)FAM方案:见本章胃癌的治疗。

(2)FM方案:氟尿嘧啶(5-FU)500mg/m2,10% GS1000ml,静脉滴注,第1~5天;丝裂霉素(MMC)10mg/m2,0.9% NS30ml,静脉注射,第1天。休3周重复1次,每2~3次为1个疗程。

(3)吉西他滨1000mg/m2,0.9% NS200ml,半小时内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7周,休息1周,再连用3周为1个疗程。

(4)营养支持治疗:根据进食情况酌情补液,并给予脂肪乳及氨基酸输入。

【注意事项】

胰腺癌由于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晚期不能手术切除,化疗与放疗单一治疗效果均较差,因而主张联合或综合治疗,即化疗与放疗联合进行,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化疗患者要注意化疗药物的副作用,采用吉西他滨的患者,需复查血常规,根据周围血象调整药物用量。

本病预后甚差,加强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根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