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363页(1657字)

【概念】

肾结核是由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通过血行播散而继发的疾病,病灶多来源于肺结核。当结核杆菌侵犯肾脏后,常引起双肾皮质的病理性结核,如机体抵抗力强,细菌被抑制,可完全愈合,临床上无症状。如机体抵抗力差,则病灶发展蔓延形成一侧或双侧临床型肾结核。据统计单侧约90%,双侧仅占10%。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多见于青壮年,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②尿频、尿急、尿痛:主要是肾结核经输尿管蔓延至膀胱,形成结核性膀胱炎。临床上称膀胱刺激症状为肾结核的代言人。③并发膀胱结核性挛缩时,出现尿失禁。④血尿或脓尿:来源于肾脏的病灶和膀胱溃疡面。血尿一般为显微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⑤腰酸、腰痛、发热、盗汗、贫血、消瘦,重者出现尿毒症。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平片可见患肾阴影增大,腰大肌阴影消失,肾区有钙化斑;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边缘模糊,不规则破坏病灶,如破坏严重,患肾可不显影。

(2)超声检查:可见皮质、髓质不清,肾阴影增大,如钙化强光团。

(3)膀胱镜检查:早期可见膀胱内结核结节;晚期可见膀胱内结核性溃疡,结核性肉芽肿。

3.实验室检查①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白细胞或脓细胞;②24h尿沉渣找抗酸杆菌,连续3d,一般阳性率60%~70%;③血尿素氮、肌酐测定,血沉降率测定。

【治疗原则】

(1)加强营养,避免过劳,医疗体育。

(2)全身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链霉素、对氨水杨酸(对氨柳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经过3个月药物治疗,进行复查,分析病情,再决定用药。如结核病灶长期不见好转,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后仍需抗结核治疗半年至1年。

【补液及治疗】

1.术前补液 术前一般不需补液,如果病情较重,可用对氨水杨酸8~12g溶于10% GS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避光滴注。

2.术后补液

(1)10% GS500ml,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2~4g(安洛欣3.0g),静脉滴注,每日2次。

(2)10% GS500ml,酚磺乙胺(止血敏)2g,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

(3)0.9% NS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静脉滴注,每日1次。

(4)如失血多可输全血400~800ml,地塞米松5~10mg。

术后输液一般1周,术后输液主要是为了避免术后感染和出血。

【注意事项】

(1)早期肾结核经药物治疗,疗效尚好,大部分患者可治愈。

(2)单侧肾结核,对侧肾健康,早期肾切除加药物治疗,疗效尚满意。

(3)双侧肾结核,愈后较差,但正确使用药物治疗和全身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年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