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急性肺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467页(3314字)

【概念】

肺炎(pneumonia)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是儿科常见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病死率高。是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疾病,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前对小儿肺炎分类常见如下。

(1)病理分类:按解剖部位分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

(2)病因分类: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3)病情分类:轻型、重型。

(4)病程分类: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

(1)轻型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发病多较急剧,少数在发病前数日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患儿有发热、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频率增快,重症者可有紫绀、鼻翼扇动、三凹征等。早期肺部往往缺乏体征或仅呼吸音粗糙。随病情进展,可在双侧肺底或脊柱两侧闻及中、小水泡音及各种干性啰音。当病灶融合扩大累及部分或整个肺叶时,出现相应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加,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出现支气管呼吸音。

(2)病原学检查:①细菌培养:采取血液、痰液、气管分泌物、胸腔穿刺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因,但培养时间长,阳性率较低。②病毒分离:于起病7d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作病毒分离,阳性率高。③病原特异性抗原检测:方法为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等,简单快速,供早期诊断。④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急性期特异性IgM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为IgM抗体捕获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⑤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特异性基因探针检测病原体DNA。此法特异敏感。⑥抗凝集试验:可作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过筛试验。

(3)重症患儿除呼吸衰竭的表现外,还有心力衰竭的征象、末梢循环衰竭的表现,以及神经、消化系统受累的症状。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10~4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及核左移。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细菌性肺炎可从痰、血液、胸水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应用特异快速诊断方法如PCR等可诊断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如分离到病原菌,还可在细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2)X线检查: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增深。典型的支原体肺炎表现为云雾状,扇状游走阴影。衣原体肺炎显示双侧广泛间质和肺泡浸润,过度充气征比较常见。大叶性肺炎表现为典型的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局限于肺段和肺叶,有时在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不典型的表现为肺段和亚肺段的实变,或斑点状病灶的局限性融合。

【治疗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纠正缺氧、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积极控制感染,加强支持疗法,防治并发症。

【补液及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注意休息,补充因高温等引起的体液丢失,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一定的湿度。

2.对症处理

(1)对高热者,及时给予降温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雾化吸入支气管解痉剂。

(3)缺氧者吸氧,可用面罩法、鼻导管法等。

(4)心力衰竭治疗:强心、利尿、镇静、给氧。

(5)腹胀治疗:补钾、酚妥拉明应用。

3.控制感染 按不同的病原体选择用药,使用原则:①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②早期治疗;③联合用药;④选用渗入下呼吸道浓度高的药物;⑤足量足疗程,重症宜经静脉途径给药。

(1)细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谱广(第一代对G+菌作用强;第二代抗菌谱广,对G+、G-菌均有效;第三代有较强的抗G-菌作用),抗菌活性强,对产酶的耐药菌感染疗效好。

(2)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选用红霉素、吉他霉素(白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以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停药时间:体温正常后5~7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d可停药。支原体肺炎至少用药2~3周,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疗程宜于人体温正常后继用2d,总疗程6d。

(3)病毒性肺炎:①病毒唑:50mg/kg,分2~3次加蒸馏水10ml稀释后雾化吸入,每次15~20min吸完,4~5d为1个疗程。或静脉点滴10mg/(kg·d)。②干扰素:雾化吸入,3~5d。

4.白细胞介素治疗 也是治疗方法之一。

5.激素应用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先开性渗出物,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降压,改善微循环。适应证:①严重喘憋;②伴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者;③中毒症状明显;④胸膜有渗出的病例。

用量:2~5mg/次,2~3次/d,疗程3~5d。

6.防治并发症

(1)并发急性心衰时:应立即给予毛花甙(西地兰)每次0.01~0.015mg/kg,静注,必要时隔2~3h重复使用。平常和利尿剂合用,如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kg,及与血管活性药物合用,如酚妥拉明每次0.05~0.1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必要时隔1~8h重复使用。

(2)并发呼吸衰竭时,若pH <7.25,可适当补充碱性溶液。

(3)并发胃肠功能衰竭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0.9% NS100ml中不断口服,或用凝血酶原2000单位加入0.9% NS20ml中不断口服,可迅速胃部止血。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等治疗。

(4)对喘憋较重者或超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及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5~10mg/(kg·d),加入10%葡萄糖100~200ml中静滴。

(5)对重症大叶性肺炎并发休克患儿,若传统抗休克治疗不够满意时,可应用纳洛酮,剂量0.2~0.4mg/次,稀释后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2~3min重复1次。亦可在首次剂量后用0.4mg加入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