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200页(1809字)

【药物出处】:侯宁极《药谱》

【概述】本品又名草乌头、乌头、乌喙、毒。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块根。主产于东北、华北。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药性】味辛、苦,性热,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肢体酸痛。治风寒痹证,筋脉拘挛疼痛,常与川乌相须为用,亦常配防风、独活、羌活等同用;若风邪偏盛之行痹,常配川乌、蕲、千年健等同用;若寒盛痛甚者,多配细辛、桂枝、附子等同用;若寒湿盛者,可配川芎、苍术、吴茱萸等同用;若痹症日久,痰瘀交结,关节变形,拘挛疼痛,可配地、蜈蚣、地鳖虫、乳香、没药等同用。

2.用于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常配胆星、地龙、白僵蚕、乳香等同用。

3.用于头风头痛,偏正头痛,风寒牙痛。治头风,可配川乌、藿香、乳香研末,薄荷汤下;治偏正头痛,配川芎、膝、延胡索等同用;治风寒牙痛,可配细辛研末擦牙。

4.用于心腹冷痛,寒疝腹痛。治阴寒内盛,胸痹心痛,可配赤石脂、干姜、蜀椒等同用,方如乌头赤石脂丸。若脾胃寒湿,脐腹冷痛,泄泻下利,口淡食少,可配干姜、苍术、陈皮等同用。治寒疝腹痛,可配乌药、小茴香、青皮等同用。

5.用于阴疽,瘰疬,跌打肿痛。治阴疽肿毒,漫肿无头,可配半夏、南星等研末外敷;治瘰疬痰核,可配木鳖子、葱头、蚯蚓等研末,米醋调敷;治跌打损伤瘀肿,可配乳香、没药、五灵脂、麝香等同用。

此外,本品有较好的麻醉镇痛作用,可用作皮肤黏膜表面麻醉或外科手术麻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入煎剂宜用炮制品,并先煎、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醋、酒磨涂。

【使用注意】内服宜用“制草乌”。实热或阴虚火旺者及孕妇忌服。反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及、白蔹;畏犀角。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成分与川乌基本相同,可参“川乌”条。

2.药理作用 草乌头注射液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所含生物碱是其主要镇痛成分;煎剂有抗炎作用,可促进蛋清所致大足水肿消退;北乌头总碱能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对抗氯化钙所致T波倒置,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初期的 ST段上升或继之发生的ST段下降。

3.临床报道 ①神经性耳鸣:取生草乌15g,浸泡于75% 酒精50ml中,7天后即可使用。每天滴患耳1~2次,每次滴2~3滴。治疗8例,治愈 6例,好转 2例。[中级医刊,1982,(7):6] ② 晚期胃癌:用制草乌24g,文武火水煎2次,共480ml,口服,每次20ml,日服2次。共治疗31例,结果近期疗效CR(完全缓解)2例(6.45%),PR(部分缓解)16例(51.61%),NC(无变化)7例(22.58%),PD(进展)6例(19.36%),总有效率CR +PR58.2% 。[陕西中医,2002,23(12):1079]

附药:制草乌 Zhicaowu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块根的炮制加工品。取净生草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再加水煮,至大个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到六成干后切薄片,干燥,即为“制草乌”。制草乌药性、功效、应用同草乌,但毒性较草乌小。制草乌多用作内服,草乌外用为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