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丁酸氮芥
书籍:儿科药物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儿科药物手册》第417页(683字)
【制剂规格】:
片剂:2mg,5mg。
【药理作用】:
系氮芥的脂肪酸类衍生物,作用机制与其他氮芥类药物相同。本品进入体内后丙酸侧链在β位氧化成苯乙酸氮芥,虽然后者的抗肿瘤作用低于本品,但脱氯乙基作用缓慢,所以作用时间较长。耐药主要由于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增加。对淋巴组织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是一种应用较多的口服免疫抑制剂。
【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大于70%,不能透过血脑屏障。T1/2为1.5h。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癌和低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还可用于组织细胞增生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00~200μg/kg睡前顿服或分3~4次服,待出现骨髓抑制后,可减量至每日30~100μg/kg;每个疗程5~10mg/kg。
【不良反应】:
毒性较其他烷化剂低,有蓄积作用。可见骨髓中等程度抑制。亦可见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比粒细胞更明显,并且血小板也有减少。有时红细胞减少,治疗后3周出现,疗程结束后1~2周内可能继续下降,但恢复迅速。消化道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等,偶见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大剂量时可出现神经刺激症状。长期应用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抽搐,少数可有过敏、皮疹、发热。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