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123页(3659字)

腹泻是3岁内小儿的常见临床症状。多由于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多见。近年来对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研究有较大进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通过产生肠毒素引起腹泻;另一种则认为病原体直接侵袭肠黏膜引起广泛炎症和病变而产生腹泻。人工喂养儿较母乳喂养者较多发病,其原因除畜乳容易污染外,还与母乳含有泌型IgA以及一种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黏多糖有关,双歧杆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诊断】

1.轻型腹泻 多数由饮食不当或肠道外感染引起,少数亦可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1)临床症状较轻,每日腹泻次数多在10次以下,大便黄色或带绿色,水分不多,偶有呕吐。

(2)患儿精神较好,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

(3)大便镜检仅有少量白细胞及脂肪球。

(4)注意检查肠道外感染的病灶,如中耳炎等。

2.重型腹泻 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轻型腹泻转化、部分与患儿营养不良有关。

(1)腹泻、呕吐 较严重,每日排便一般在20次左右,亦有超过40~50次以上者。大便常是水状或蛋花汤状,含水分可达数十毫升,急骤冲出,无里急后重。呕吐较频,每日可在10次以上。

(2)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症状 因腹泻与呕吐导致液体丢失及摄入不足引起。

1)脱水 脱水临床表现与脱水程度有关。一般将脱水分为Ⅲ度,按同时丧失的钠和水的比例,脱水又分为等张、高张与低张,临床所见多为等张性脱水。脱水的临床分度见下表。

表3-1 脱水的临床分度

2)酸中毒 唇周灰暗,呼吸深快(6个月以下的婴儿,呼吸改变可不明显)等。

3)低血钾 肌张力减低,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少或消失,膝反射迟钝或消失,可有心电图改变。见于营养不良的慢性腹泻,或急性腹泻脱水纠正后。

3.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及病毒引起的肠炎的特点 前者潜伏期约2~12d,多数起病较缓,少数起病时即有高热及明显中毒症状。由于细菌致病方式的不同,大便性状可为蛋花汤样或腐肉状。大便检查每高倍视野白细胞往往在10个以下,可有少量黏液。大便培养可得病原菌。

近年来,从婴儿腹泻患者中分离出一种特殊的肠道病毒,依据其形态称为轮状病毒,大多在秋季(8、9、10月份)致病流行,故称之为秋季腹泻。本病潜伏期短,常伴有呼吸道症状,发病同时常有发热和呕吐,大便为蛋花汤样或水样便,病程较短。但也可呈暴发,迅速发展到脱水、衰竭甚至死亡。

4.长期腹泻 可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且易有尿路感染、鹅口疮等并发症。

【处理要点】

1.轻型腹泻的治疗

(1)治疗肠道外感染病灶。

(2)调节饮食,有呕吐频繁者可先禁食数小时,然后先喂米汤,再用脱脂奶,逐渐恢复正常喂养。如有母乳最好。

(3)对症处理,一般选用助消化及收敛等药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鞣酸蛋白、乳酶生等。

(4)口服补液,少量多次。

1)家庭简易配方:糖4g,食盐 0.7g,碳酸氢钠 0.5g,氯化钾0.3g,水200ml。

2)WHO推荐的 ORS配方: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

2.重型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 吐泻严重者禁食(一般6~12h),待脱水基本纠正,吐泻好转时逐渐恢复饮食。可从糖水、米汤开始,然后母奶或稀释的脱脂奶,随病情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控制感染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首选新霉素,每日50~100mg/kg,分次口服,连续5d,强调大量短程,以免抑制正常肠道菌群。近年来有抗药菌株出现,无效时可选用以下药物:痢特灵每日10mg/kg;抗敌素,每日5万~10万 IU/kg;庆大霉素,每日1万 IU/kg;多黏菌素B,每日510万 IU/kg;磺胺增效剂(TMP),每日5~10mg/kg,加磺胺甲基异"唑(SMZ)每日50mg/kg;吡哌酸(PPA),每日30~50mg/kg,一日量分次口服,疗程5~7d。散居婴儿带菌者可不必治疗,集体机构的带菌患儿须强调隔离。

(3)液体疗法 等张性脱水可如下处理

1)溶液 用比例约为1∶1的不含钠与含钠溶液,可因地制宜地用不同制品配成,不同程度脱水补充液量和电解质量参考表3-2

表3-2 不同程度脱水补充液量和电解质量

2)重度脱水 开始1/2~1h先输生理盐水或血浆10~20ml/kg。

3)补钾 有尿者及输液后已利尿者,溶液中加入10%氯化钾,每500ml中不超过16ml。24h输给量,轻者1.5~2ml,中度2~3ml/kg,重者3~4ml/kg。

(4)针刺及推拿疗法同轻型腹泻。

(5)对症治疗 呕吐严重的可肌内注射氯丙嗪或苯巴比妥钠。

腹胀严重者除补钾外,可用肛管排气或同时注射新斯的明(0.5mg/ml,每次0.2~0.3ml)。

中毒症状已消失,而腹泻不止者,可加用收敛及止泻药物(如复方樟脑酊每次0.05ml/kg)。

(6)营养不良或腹泻较久者,补充维生素 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少量输血有一定帮助。

(7)护理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大便次数及性状。掌握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防止液体外溢。勤换尿布,每日用温水洗臀部2~3次,预防尿布皮炎。已发生尿布性皮炎者,局部涂红汞或5%鞣酸软膏或肝油软膏。

对迁延型腹泻婴儿,特别是营养较差、人工喂养、经常腹泻者,常经过多种、足量抗生素治疗仍然无效,腹泻迁延达数周或更久。此多与胃肠功能及肠道内菌群失调有关,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以下方法。

1.扶植正常肠道细菌 乳酶生(不能与抗生素、鞣酸蛋白合用)、蜂蜜、维生素C可扶植大肠杆菌的生长。口服叶酸、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12可扶植肠球菌生长。酵母菌过度繁殖时可用碘化钾。若伴有霉菌感染,加用制霉菌素。

2.全身支持疗法 纠正脱水。饮食宜易消化者,但不应长期给米汤类,因易致营养不良。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少量输血常有助益。

【预防】

1.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不宜在夏季断乳。

2.添加辅食时,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

3.人工喂养者注意奶头、奶瓶等用具的消毒。

4.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肠炎易在集体机构中流行,宜早期隔离患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