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276页(1671字)

水痘(varicella,chicken 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再发则为带状疱疹。水痘是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特征是全身症状轻微和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斑疹、丘疹迅速转化为疱疹并结痂。绝大多数能自愈,在免疫缺陷或接受细胞毒药物治疗者症状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

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是惟一传染源。水痘传染性极强,主要由飞沫传播。人类普遍易感,接触后90%发病,病后免疫力持久,本病冬春季发病多见,一般为1~6岁儿童。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21d,平均14d。发病较急,前驱期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在数小时或1~2d内即迅速出现皮疹。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很快变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卵圆形,壁薄易破,周绕红晕。疱液初透明后渐转浑浊,如继发化脓性感染则成脓疤,常伴瘙痒。一般先出现于躯干及四肢近端,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发际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疱疹在3~5d分批出现,各型皮疹常同时存在。疱疹也可见于头部及黏膜(口腔,眼结膜,外阴),黏膜疹易破溃成溃疡,常有疼痛。

病程中发热,持续至新疹停止出现时逐渐下降,1周后开始脱痂。2周内痂盖脱尽,短期内留椭圆形浅疤。若无继发感染,则不留疤痕。

非典型水痘比较少见,易误诊。进行性播散性水痘可见于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病。长期应用各种抗癌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或抵抗力很弱的儿童,病情严重,有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因病毒血症较长久,新皮疹不断出现。疱疹较大,并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疱,或呈出血性疱疹,不易结痂,甚至在皮疹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大片坏死。

【实验室检查】

1.疱疹刮片检查 染色镜检核内包涵体。

2.免疫学检查取疱疹基底涂片或疱疹液,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病毒抗原,简捷有效。双份血清以补体结合、中和实验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检查抗体效价呈4倍及以上增加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丘疹性荨麻疹,脓疱病等鉴别。丘疹样荨麻疹好发于下肢伸面,无疱疹或仅丘疹上有小泡,扪之坚实,甚痒。脓疱病多见于面部及四肢,局限分布,初为疹,很快成为脓疱。

【防治】

1.隔离 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自出疹开始满6日)。易感者接触后留观21d。

2.对症治疗 主要是止痒及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局部瘙痒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或止痒炉甘石洗剂涂拭,口服扑尔敏或息斯敏也可止痒。如已感染化脓,可局部涂2%胆紫或抗生素软膏。维生素B120.05~0.1mg/次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d,可促进细胞内核蛋白的形成,以抑制水痘病毒对核蛋白代谢的障碍作用。重症病例可用丙种球蛋白肌内注射。应用激素的患儿应减少激素剂量或停药,水痘痊愈后再恢复至原剂量。

3.抗病毒治疗 首选无环鸟苷,每日10~20 mg/kg,静脉滴注,每8h一次,每次持续1h以上,连续1~2周。也可用阿糖腺苷,每日用量5~10 mg/kg,连续5d静脉滴注,或加用干扰素每日100万U肌内注射,共用6d,可迅速控制皮疹发展,加速病情恢复。

上一篇:麻疹 下一篇: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