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食物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543页(2393字)
真菌广泛分布于生活环境中,种类极多,长久以来人们就利用真菌酿造食品,工业、农业、饮食、卫生等部门也利用真菌进行生产、加工或治疗疾病,造福于人类。但是也有很多种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危害极大,不仅寄生可以致病,而且食入可致中毒。由于食入霉变食品引起的中毒叫作真菌性食物中毒,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渐多,有些是急性中毒,死亡率极高;有些是慢性中毒,可发生癌变。目前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
【病因】
主要是谷物、油料或植物储存过程中生霉,未经适当处理即做食料,或是已做好的食物放久发霉变质误食引起,也有的是在制作发酵食品时被有毒真菌污染或误用有毒真菌珠。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豆、小米、植物秧秸和黑斑白薯是引起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料。常见的真菌有:曲霉菌如黄曲霉菌、棒曲霉菌、米曲霉菌、赭曲霉菌;青霉菌如毒青霉菌、桔青霉菌、岛青霉菌、纯绿青霉菌;镰刀霉菌如半裸镰刀霉菌、赤霉菌;黑斑病菌如黑色葡萄穗状霉菌等。真菌中毒是因真菌毒素引起,由于大多数真菌毒素不被通常高温破坏,所以真菌污染的食物虽经高温蒸煮,食后仍可中毒。
【临床表现】
目前对真菌中毒还处于研究阶段,了解的很不够,已知一种真菌可有几种毒素,而不同种真菌又可有相同毒素,所以真菌性食物中毒时往往出现相似症状。一般说来,急性真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先有胃肠道症状,如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厌食、偶有腹泻等(镰刀霉菌中毒较突出)。而后出现肝肾损害,肝脏肿大,压痛,肝功异常,出现黄疸(常见于黄曲霉菌及岛青霉菌中毒)。蛋白尿、血尿、甚至尿少、尿闭等(纯绿青霉菌中毒易发生)。有些真菌(如黑色葡萄穗状霉菌、岛青霉菌)毒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发生出血。有些真菌(如棒曲霉菌、米曲霉菌)中毒易发生神经系症状,而有头晕头痛、迟钝、躁动、运动失调、甚至惊厥、昏迷、麻痹等。患者多死于肝、肾功能衰竭或中枢神经麻痹,病死率可高达40%~70%。慢性真菌性食物中毒除引起肝、肾功能及血液细胞损害外,有些种真菌可以引起癌症。常见几种真菌性食物中毒如下:
1.黄曲霉毒素中毒 主要是黄曲霉菌,还有一些其他曲霉菌和青霉菌含黄曲霉毒素,这些真菌主要寄生于花生、玉米、大米、小麦等谷物及油料,急性中毒主要产生肝、肾损害,食欲低下,黄疸,1周左右死亡。慢性中毒动物实验可致成肝癌、肾癌。
2.黄变米中毒 主要见于大米,也可发生在小麦和玉米,特点是米变黄色,由青霉菌(毒青霉、桔青霉、岛青霉等菌)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神经麻痹、呼吸障碍、惊厥等症状,呼吸麻痹死亡。慢性中毒发生溶血性贫血,并可致癌。
3.灰变米中毒 米外观为灰褐色,是由半裸镰刀霉菌引起。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4.赤霉毒素中毒 小麦变红色,急性中毒潜伏期10min至36h,有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消失亦快。
5.霉变苕渣粉中毒 由黄曲霉菌、桔青霉菌、黑曲霉菌、毛曲霉菌引起,表现为恶心、呕吐、不思食、面潮红,皮肤出血点,低热、腹胀、腹泻、头昏无力,反射消失等。最后瞳孔散大,心率减慢,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6.臭米面中毒 发生在我国东北各省(霉玉米粉中毒发生在我国西北),目前认为可能是有毒真菌(镰刀霉菌和青霉菌属)污染所致,中毒症状是:吐、泻、腹痛、头晕、头痛、精神不振、吐物多为咖啡色,便为黏液或血便,病后2~3日出现肝大、黄疸和蛋白尿,重者狂躁、抽搐、昏迷,黄疸加重,全身出血,血压下降,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7.霉玉米中毒 为镰刀霉菌及青霉菌属引起,主要见胃肠道症状。
8.霉甘蔗中毒 潜伏期15min至48h,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部分病人有神经系症状如眩晕、阵发性痉挛、瞳孔散大等。3d后体温升高,持续1~9d自退。重者发生少尿、惊厥、昏迷及肝功异常。
9.食物中毒白细胞缺乏症 首见于苏联,由镰刀霉菌引起,表现恶心、呕吐,呼吸加快,重者痉挛或心力衰竭死亡,轻者经3~8d静止期后进入恶化期,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出现消化道溃疡和出血。
10.黑色葡萄穗状霉菌中毒 中毒后先有流涎、黏膜充血,而后进入静止期,白细胞下降,再后体温上升,见腹泻、脱水、黏膜坏死和出血。重症很快出现神经系症状,可于72h内死亡。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治疗是:①尽快尽早洗胃、洗肠并服泻剂,洗胃可用1∶2000~5000高锰酸钾溶液(若病人已发生呕吐、便血则洗胃、洗肠应特别小心)。②服生大蒜1头或50g。③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治疗休克,但要注意心肾功能。④对症治疗:躁狂、惊厥均属重症,应给脱水剂及镇静剂。强心、止血,保护肝、肾。⑤对食入未经杀死真菌的食物应给予抗真菌药如制霉菌素,二性霉素等。⑥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⑦加强护理,维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