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573页(2404字)
血自肛门排出体外,粪便带血,色鲜红、暗红或呈柏油状,量多少不等,可混有脓液、黏液,统称便血(Bloody stool melena)。一般上消化道出血多为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多为鲜红色、暗红色,血附于大便外或滴血,下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长,也可呈柏油样便。婴儿消化道出血量超过3~10ml,成人超过50~100ml时,大便呈红色或柏油样。出血量极少时可于显微镜下见红细胞或隐血试验阳性。
【病因】
1.消化道病变 常见疾病如下
(1)食管静脉曲张:小儿时期并不多见,但出血量往往较大,常见于门脉高压症、肝硬化晚期、慢性充血性脾大症(班替综合征)等。食管静脉曲张一旦损伤,往往有较大量呕血和柏油样便。
(2)消化性溃疡:多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较少见,少有典型的胃痛史。
(3)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除便血之外,常伴有烦躁、腹胀、腹痛、腹泻、高热及感染中毒症状,便血量可以很大以致发生休克,也可很少而被忽略。
(4)回肠远端(美克尔)憩室出血:此憩室多位于回肠下端(距回盲部约30~60cm),血便可呈暗红或鲜红,并可伴呕吐及腹痛。
(5)肠套叠、肠扭转或肠重复症:此3种病均多见于婴儿期,以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及便血为其特征,少数可只有便血直至休克而腹痛症状不明显。
(6)肠系膜血管栓塞:有腹痛和较大量便血。
(7)消化道血管瘤及其他肿瘤:血管瘤出血量可大可小。恶性转移瘤如出血量小,有时可与肠套叠混淆。
(8)钩虫病或血吸虫病:便血量一般较少。
(9)流行性出血热:可有大量便血,常伴有其他出血症状及感染中毒症状。
(10)阿米巴痢疾:便血不多,粪便伴黏液或脓液,镜下可找到阿米巴原虫或包囊。
(11)杆菌痢疾:血便常混有脓便,伴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
(12)肠伤寒出血:可有血便同时有较长时间的高热症状。
(13)肠结核:小儿肠结核多属溃疡型,伴有消瘦、发热、腹泻等,出血量多不大。
(14)直肠或结肠息肉:多见成型便外沾有鲜血,为小儿无痛性小量便血中最常见情况。多为鲜血,与大便不混匀,大出血多在息肉蒂断裂时。肛门指诊多可触及小球形息肉。
(15)痔及肛裂:婴儿痔很少见,但患此症者有时大出血,并可潴留在直肠内以后大量排出。肛裂的出血量少,一般伴有排便时疼痛。
2.出血和凝血障碍的血液病 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障碍,全身有出血倾向,患儿常伴有贫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可结合出血时间,血块收缩,血小板计数及有关凝血检查进行鉴别。常见病有
(1)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初生2~6d发病,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常见较大量消化道出血。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做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时间检查,以助诊断。骨髓穿刺巨核细胞增多也有助诊断。
(3)再生障碍性贫血:呈严重贫血外貌及皮内出血点。血象、骨髓象呈全血细胞减少。
(4)各型白血病 可因血小板减少而有出血倾向,血象和骨髓象可以鉴别。
(5)血友病:因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异常疾病。外伤后每易出血不止为其特征,应检查凝血功能以资鉴别。
3.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 可见于皮肤或黏膜损伤时,不易止血。
(1)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量或多或少,典型的有分布在四肢的出血性丘疹及阵发性腹痛等症状。
(2)坏血病:消化道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柏油便。同时可见牙龈等部位黏膜出血。仔细询问喂养史有助诊断。
4.严重代谢障碍所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出血 凝血功能异常,常易有浆膜或黏膜出血,同时可见具出血、胃出血、胸腔或心包出血。常见疾病:
(1)尿毒症:可有消化道出血,鼻出血或血性胸水及心包积液。有肾功能不全史。尿检查及血生化(非蛋白氮等)检查可助诊断。
(2)代谢性酸中毒:常见胃出血,吐咖啡样胃内容物。
(3)肝昏迷:肝昏迷晚期全身出血倾向尤其多见,常见较大量便血者。伴有黄疸,肝功能不全可助诊断。
(4)休克:早期血液再分布,引起胃肠道毛细血管内凝血(DIC)而致出血或黑便,及频死性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