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疾病诊疗手册》第594页(1083字)
【适应证】
1.诊断性腹腔穿刺,用于检查积液的性质,以协助明确病因。
2.大量腹水压迫引起胸闷、气短及腹部胀痛等症状,需放液减轻腹内压力。
【操作步骤】
1.穿刺前让患儿先排尿,以免刺破膀胱。取半卧位,年长儿可坐在靠椅上,幼儿必须由大人扶坐椅上,背部及两旁垫以枕头或被毯等物。术前先测腹围、血压、呼吸、脉搏等做记录。
2.选择穿刺点:①一般取左下腹部,由脐与髂前上棘划一连线,将此线分为三等分,中1/3与外I/3相接处即为穿刺点,用龙胆紫做记号(此处叩诊应为浊音)。②卧位患儿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腹中线交叉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③坐位放液时,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偏左或偏右1~1.5cm 处。
3.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稀释局麻自皮肤至腹膜壁层,边进针边推药。
4.术者左手向一边绷紧皮肤(使皮肤针眼与皮下针眼不是一个位置),右手持穿刺针垂直进入皮肤后斜行,经过一段腹肌再进入腹腔,以免穿刺后漏腹水。当有落空感时,即可抽取腹水放入消毒试管中以备送检。如需大量放液时,可在穿刺针尾部接一橡皮管,再夹输液夹以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录及送检。腹水不断流出时,应将预先包扎在腹部的多头绷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减而发生休克,放液要缓慢,控制放液量,一次大量放液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大量蛋白质丢失,故一次不超过1000ml。放液后以消毒纱布压迫拔针,胶布固定,再用多头绷带将腹部包扎。
【注意事项】
1.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腹腔感染。
2.腹腔粘连严重,肠管高度充气或腹腔液不多时不宜穿刺抽液。
3.有肝昏迷先兆者,禁忌放液。
4.术中注意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如主诉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停止手术。
5.术后让患儿平卧,使穿刺点处于上方,以防腹水漏出,万一漏出时用蝶形黏膏或火棉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