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9页(783字)

在对英国哲学的研究上,争论较多的是洛克和休谟的哲学。

1.洛克哲学的再评价。 洛克在坚持感觉是认识的来源的同时,承认反省也是认识的来源,因此洛克的反省学说往往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国内有些研究者现在提出了新的看法。姚鹏在《学术月刊》1984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认为洛克关于反省的学说不仅是唯物主义的,而且重视反省,这表明洛克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主客体在认识中的辩证关系。管成子在《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认为洛克在认识论上的贡献在于:他是近代第一个从唯物经验论立场提出认识过程中主体活动的主动性问题的人。洛克关于物质第二性质的学说自50年代以来一直在中国引起争论,一般的研究者往往把洛克关于第一性质的学说看作是唯物主义的并予以肯定,把洛克关于第二性质的学说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并予以否定。冒从、毛怡红在《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认为洛克关于第二性质的学说优越于第一性质的学说,其优越之处就在于它不仅坚持了认识的客观性、绝对性,而且看到了认识的主观性、相对性。

2.休谟的怀疑论。 自从冒从虎在《南开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提出重新评价休谟哲学的历史地位后,人们对休谟哲学的兴趣日益浓厚。贺麟在《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5辑上发表文章,勾画了休谟哲学的基本轮廊,概述了休谟启蒙思想、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钟宇人、李毓章在《外国哲学》第2辑上发表文章,认为休谟在哲学上更倾向于唯心主义,在宗教问题上更倾向于批判和排斥宗教。姚介厚在《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5辑上发表文章,引用许多材料来论证休谟用怀疑论对宗教作批判,认为这种批判在适应历史发展、促进启蒙运动等方面起了进步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