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评估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95页(2180字)

这是自1984年以来研究比较集中的一个领域。开始主要是在工科院校中进行,现已扩展到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目前尚处于试点、摸索阶段,没有统一公认的评估的指标体系。在初期讨论中,侧重于论述评估的重要意义、目的、作用等;目前注意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高等教育评估有三个层次:一是以整个学校为评估对象;二是以学科或专业为评估对象;三是以单项工作绩效为评估对象,如课程教学质量、伙食工作绩效等。关于评估的方法,目前提出的有能量积分法、层次系统分析法、加权平均法等。但也有人提出,没有适用于一切评估指标的通用的评估方法,应根据评估对象和指标的性质、特点来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如何对那些难以用量化手段衡量的内容,如教学的技巧、教师的精神面貌、学校的学术气氛等有形或无形的质量因素进行评估,以及人才的素质、能力等因素的评估,也是目前有争论的课题。

此外,还有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涉及到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教学——生产——生产联合体的发展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还充实了教育学中关于教育本质、教育职能等一些教育基本理论的观点。其他如高级人才培养,包括对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研究,也是讨论相对集中的课题。在师范院校系统,比较集中地探讨了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即师范院校是向综合大学看齐,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还是保持“师范性”的特点,扎扎实实地搞好基础教学,加强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环节。目前比较倾向于把师范教育建设成多层次的开放体系,以适应我国普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以及多样化的需求。

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也有一定开展,并出版了一些着作,如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陈汝慧的《建国三十三年高等教育大事记》、刘向岫的《中国师范教育简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蔡克勇的《高等教育简史》、曲士培的《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高等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史、高等学校校史的编写、整理工作,也受到重视。

对于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情况的介绍,也受到相当的重视。有关的译着有:《苏联高等学校》(〔苏联〕叶留金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南斯拉夫〕纳伊曼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日本的大学——产业社会里大学的作用》(〔日本〕永井道雄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法国高等教育概况》(晨光编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苏联师范教育》(〔苏联〕帕纳钦着,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英国〕阿什比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国外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及晋升制度》(陶道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等。在高教刊物上还有大量的译文。

一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已被汇编成册,如《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高等教育研究资料选编》(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甘肃高等教育学会合编)等。朱九思的《高等教育刍议》(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是一部个人高教研究文章(讲话)的汇编,这在教育科学领域内还不多见。

陶增骈主编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简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是目前较为系统论述高等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专着。

总的来看,高等教育科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它的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趋势大致为:

1.继续总结高等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系统调查教育现状,博采各国之长,探索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2.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和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科学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掌握和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3.广泛吸取和借鉴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学科建设。高等学校所拥有的雄厚的学科力量和人数众多的高教科研兼职人员,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其他教育科学的分支相比,高教研究是较多地采用数学模型、系统分析等量化手段的,“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在高教科研中也有人尝试。如何更好地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特别是借鉴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高教科研的理论建设,是高教研究的重要的长远的任务。

4.高教科研趋向综合性、整体性,在课题确定、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纵向单一的状况逐渐为横向、多样以及横纵结合所替代。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科学在其自身发展中又不断分化,产生新的学科,如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未来学等。这种综合与分化相统一的动向与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