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27页(2271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明史研究尽管受到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立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研究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前明史研究中的唯心主义和随心所欲地对待历史的风气笼罩着史坛。新中国建立以后,广大明史研究工作者努力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阐述明代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使明代史的研究有了显着的变化。同时,从80年代以来,不仅恢复和完善了研究生、博士生的招生制度,而且相继建立了各级明史研究的专门机构,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研究队伍。

第二,大批研究论着出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10月1日——1984年9月底为止。正式出版的学术着作、资料和工具书等达270种。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北京中外出版社,1950年)、李泃的《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张维华的《明代海外贸易简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李光璧的《明朝史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谢国桢的《南明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和《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共三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傅衣凌的《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陈启的《明代官手工业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韦庆远的《明代黄册制度》(中华书局,1961年)、王毓铨的《明代的军屯》(中华书局,1965年)、梁方仲的《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吴晗的《朱元璋传》(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黄云眉的《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80年开始出第一册)、伍丹戈的《明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武新立的《明清稀见史籍叙录》》(金陵书画社,1983年),以及郑天挺等的《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开明书店,1952年)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辑的《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着目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同一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读史札记、资料介绍、书刊评价等共6460篇。还整理出版了点校本《明史》、《国榷》、《明史纪事本末》、影印本《明经世文编》以及《元明史料丛书》、《晚明史料丛刊》、《明清笔记丛刊》、《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等多种基本史籍和史料。

第三,创办了专业刊物 为了适应国内外明史研究迅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术情报工作,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于1981年同时创办两种专业刊物:以选登学术论文为主的《明史研究论丛》和专门辑录明代稀见史籍的《明史资料丛刊》。

此外,最近几年来国内外明史学界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新中国的明史研究,虽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建国30多年来,广大明史研究工作者以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勇于开拓新领域,探索新问题,对于明代的土地关系、户籍制度、人口问题、农业与手工业生产、赋税和徭役、城市、商业、货币、交通、水利、科学技术、政治、军事、法律、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农民战争,少数民族、历史地理、对外关系、华侨问题、历史人物以及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社会风俗、宗教迷信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作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从80年代开始明史研究的重点已经由农民战争史而转向社会经济史,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重大转变。

这里仅将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概况,介绍于下。

【参考文献】: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

吴晗:《朱元璋传》,三联书店,1965年。

李文治:《明清时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研究》1963年第8、9期。

周良霄:《明代苏松地区的官田与重赋问题》,《历史研究》1957年第10期。

唐文基:《明代江南重赋问题和国有官田的私有化》《明史研究论丛》第4辑。

尚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及其增长》,《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魏金玉:《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新进展》,《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

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李桂海、肖黎:《如何评价农民战争中的反封建斗争》,《光明日报》1983年12月7日。

曹贵林:《李岩述论》,《历史研究》1964年第4期。

顾诚:《李岩质疑》,《历史研究》1975年第5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