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确立及年代的测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02页(4032字)

一、中石器时代遗存及公元前5000年前农业遗存的发现 80年代以前仅在陕西渭南沙苑、河南许昌灵井及东北、内蒙、西藏、云南、广东、广西一些地方发现过不与陶器、磨制石器共存的细石器,被认为可能是中石器时代的遗存。1982年以来在山东临沂地区发现并发掘了临沂凤凰岭遗址。这些发现对于研究细石器工艺的发展,探讨中国与亚洲东北部、美洲西北部史前文化的联系,中国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文化间的传承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安志敏:《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

公元前5000年前农业文化的发现是近10年来的重大成果。以往所知最早的农业文化是仰韶文化,一些外国学者力主仰韶文化西来说。70年代后期在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甘肃秦安大地湾等地发掘出一批距今7000-8000年的遗存,从而把中国农业文化的最早年代提早了约1000年。迄今这类遗址已发现数十处。分布在河南中部的命名为裴李岗文化,河北南部的为磁山文化,分布于渭河流域的称为大地湾文化或老官台文化,汉水上游的为李家村文化。这类遗存中有半地穴式房基、窖穴和墓地;发现了农作物粟、黍和家畜的遗存;有打制的石器和一些磨制石器及少量细石器,其中以石铲及磨盘最有代表性,裴李岗的齿刃石镰最精致;陶器均手制,器类简单,各文化又有不同的典型器物,有的文化有纹样简单的彩陶。这些文化的发现为仰韶文化找到了本地的根源。它们虽不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化,但由此上溯或可找到中国农牧业、制陶业的起源。

二、黄河流域发达的农业文化发展序列的建立 以往把黄河上中游地区发现的所有含彩陶的遗存统称为彩陶文化或仰韶文化,把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的灰黑陶遗存统称为黑陶文化或山文化,认为二者东西并存,在中原地区产生了混合文化。通过50年代后期对半坡(中国科学院:《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庙底沟(中国科学院:《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等多处重要遗址的发掘,明确了仰韶文化是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直到华北平原西缘的一支发达的粟作文化,其年代经测定大致在公元前5000-3000年间。目前已在关中、豫西、晋南一带划分出半坡、庙底沟、西王村三个类型。在洛阳—郑州一带、豫北冀南一带以及其他地区也做了分类型或分期工作。

在庙底沟遗址还发现了具有从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这一发现解决了两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问题。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在公元前2800年前后发展为以饰有红纹篮纹或方格纹的灰陶二三足器、袋足器、圈足器为特征的诸龙山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地区的称河南龙山文化或后岗二期文化,其间又分若干类型;主要分布于陕西地区的称陕西龙山文化或客省庄二期文化;1979年山西省襄汾陶寺又发现了一类遗存,称陶寺类型或陶寺文化。其年代下限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诸龙山文化的确立及其间类型的划分有助于探讨夏、商、周文化的渊源。

黄河上游地区已确立的是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300-2050年间。其间又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相承的类型。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是由仰韶文化发展来的(谢端琚:《论石岭下类型的文化性质》,《文物》1981年第4期)。齐家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有人认为它是马家窑文化的继续和发展,但吸收了陕西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端琚:《齐家文化是马家窑文化的继续和发展》,《考古》1976年第6期),有人则认为它是在陕西龙山文化向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马家窑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形成的一种龙山文化地方变体(安志敏:《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1979年第1期)。

黄河下游的山东大部分地区及苏皖的淮北一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该地区早在30年代就发现了龙山文化。1959年发掘了泰安大汶口遗存,1962年发掘了曲阜西夏候遗存,从而确立了大汶口文化。1978年发掘的滕县北辛遗址下层遗存被命名为北辛文化。70年代末又确立了晚于山东龙山文化的岳石文化,从而初步建立起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以公元前5300年、4300年、2500年、2000年、600年为界限分别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伍人:《山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及相关问题》,《文物》1982年第10期)。岳石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

三、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 这一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是从50年代后期才普遍开展起来的。目前在长江中游确立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青龙泉三期文化。大溪文化分布于三峡区、鄂中及湘北。其年代约在公元前4400至公元前3300年间。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于湖北,远及豫西南及湘北,其年代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600年。有人认为屈家岭文化继大溪文化发展而来(李文杰:《试论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1979年第2期),有人认为屈家岭文化与大溪文化属于不同系统,另有来源(王劲:《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青龙泉三期文化又称湖北龙山文化,其分布大致与屈家岭文化相同,年代当在公元前2400至公元前2000年间。

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及杭州湾区,早在30年代就发现了史前黑陶遗存,被认为是龙山文化的分布区。迄今已经明确太湖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根据60年代已来的主要发现,目前已建立起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的序列(牟永抗、魏正瑾:《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太湖流域原始文化的分期问题》,《文物》1978年第4期),其年代分别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4000-公元前3300-公元前2200年。

分布于杭州湾以南宁绍平原上的河姆渡文化,以70年代发掘的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它的确立是史前考古的重大成果之一,这是迄今所知长江以南年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一支稻作农业文化。经测定,其年代约在公元前5000-前3300年。

长江下游地区还发现了一些各具地方特色的重要遗存,如宁镇地区的南京北阴阳营、皖南的潜山薛家岗、鄱阳湖流域的万年仙人洞、修水山背跑马岭等,展现了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的复杂性。

四、长江流域以南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 以往把这一地区内发现的大部分遗存统称为印纹陶文化。根据新的发现已初步判明,其中有早有晚,应区分为不同性质的原始文化。两广珠江流域的遗存被粗略划为早晚两期。早期的多见于洞穴、贝丘,也见于台地。有大量打制石器和一些磨制石器,有的遗址未见陶器,有的则有粗陶与石器共存。其中一些遗存所测年代距今万年以上,似嫌过早。晚期遗存则以广东曲江石峡发现的石峡文化最为重要。其年代约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间。福建闽江流域已确立了昙石山文化,近年推定其时间上限可达公元前3500年。昙石山文化与在台湾发现的凤鼻头文化当属同一文化系统。此外,较重要的遗存还有滇西的宾川白村、西藏昌都的卡若以及自中石器时代延续至新石器时代之末甚至更晚的广东南海西樵山石器制作场等。

五、黄河流域以北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 东北、内蒙、新疆一带早年发现不少细石器遗存,曾泛称为细石器文化。1954年已把分布于辽宁、内蒙、河北交界地带的含细石器及彩陶的遗存命名为红山文化,其年代约与仰韶文化相当。60年代在内蒙昭盟、哲盟一带发现了一类遗存,已命名为富河文化,其年代可早至公元前3350年。70年代又在沈阳发现了公元前5300-前4800年间的新乐文化。近年又在内蒙敖汉旗兴隆洼发现了一类比红山文化更早的遗存,现正在发掘研究之中。辽东半岛南部的史前文化自成一系,以小珠山三叠层为代表。其中、晚期受到山东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较大的影响。

吉林、黑龙江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史前遗址,其中黑龙江密山新开流内涵较丰富,为一处重要的渔猎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新开流文化,其年代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

在史前文化分区分期及有关理论研究方面比较重要的论着有:夏鼐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苏秉琦的《略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安志敏的《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1984年第3期)等。

【参考文献】:

夏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考古》1979年第5期。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