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领域、新课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24页(1255字)

随着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深入开展,考古学、社会学、科学学、系统论、思想史等许多学科同科技史研究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开辟了科学史研究的一些新领域。其中重要的有:

(一)科技考古 近几年来科技考古有不少成果,如对古塔、古桥梁、古农具、古计时铜漏以及故宫藏清代科学仪器的研究等。197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夏鼐着的《考古学和科技史》,结合考古新资料以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某些问题;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编出版的《农业考古》,都是科技考古的重要工作。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近几年来对战国曾侯乙编钟、湖北铜绿山古矿遗址的研究,在科技考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是一个尚待开拓并很有意义的领域。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发表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章,如席泽宗的《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线索》(《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第2期),陈美东、范楚玉、金秋鹏、林文照写的《略论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思想特点》(《科技史文集》第14辑,1985年),卢勋、李根蟠的《从原始社会的宗教和神话看人类早期的自然观》(《科技史文集》第14辑,1985年),王祖陶的《中国古代关于物质和运动守恒科学思想的发展》(《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第2期)都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三)少数民族科技史 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突破,特别是在天文学史、医学史,农学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四)科技社团及撰写科学家的回忆录 关于科技社团的研究近年来形成了一个高潮,仅《中国科技史料》上发表的有关科技社团的文章就有数十篇。科学家回忆录及纪念性文章也很多。多卷本《中国当代科学家传》第一集已由知识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目前一些单位正在组织多卷本的科学家大辞典的编写工作。另外,金观涛等《历史上的科学结构》(《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5期、1983年第1期),李永明和王晓明的《中西医发展规律初探》(《医学与哲学》1982年第10期),乐秀成的《中国与西方数学系统结构的比较》(《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5期),何新的《中西学术差异:一个比较文化史研究的尝试》(《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年第2期),杜石然的《传统数学和中国社会》(《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5期)、《再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间的数学交流》(《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叶晓青的《西学输入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杨吾扬、怀博的《古代中西地理学思想源流新论》(《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等文章都在不同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这标志着系统论、数学方法、社会学等向着科技史领城渗透,预示着比较科学史、科技交流史的研究将在中国得到开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