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古文字、古文献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55页(1850字)

以前,我国只有少数专家从事民族古文字研究。50年代有一些专家对回鹘文、契丹文、焉耆—龟兹文、八思巴字等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近几年来,这一学科有了较快的发展。1980年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同年10月举办了中国民族古文字展览,用大量文物文献介绍了16种民族古文字的概况,受到国内外参观者的好评。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召开了两次民族古文字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论文集。该书涉及的文种有:佉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古藏文、西夏文、傣文、彝文、纳西东巴文、契丹文、女真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字、朝鲜文、满文、方块壮字等19种。最近又增加了粟特文、白文、尔苏文的研究。进展比较大的民族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专题有:①西夏文的研究 近些年来,西夏文研究取得一些新成就,如史金波、白滨、黄振华合着的《文海研究》,对《文海》原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翻译、校勘和研究,还对西夏文字的构成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②契丹小字研究 自1975年以来,我国契丹小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由内蒙古大学的清格尔泰、陈乃雄、邢复礼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刘凤翥、于宝林等人组成的契丹文研究小组,有系统地搜集资料,探索出新的解读方法,为132个原字构拟了音值,释读语词近300条,分析词法形态43种,发现了契丹语中的元音和谐律和一些附加成分,把契丹字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契丹小字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契丹文字的专着。③纳西东巴文研究 近年出版了方国瑜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傅懋勣的《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上、下两册),对象形文字的构造做了比较全面的分类解释,提出了新见解。④八思巴字研究 国内对八思巴字的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的。罗常培曾校订了苏联汉学家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话》一书的汉译本,并在它的前面写了一篇长序,补叙了八思巴字源流,详细介绍龙氏所拟的元代汉语的音系,成为国内最先研究用八思巴字书写汉文文献的学者。韩儒林先后发表过《成都蒙文圣旨碑考释》、《八思巴字大元通宝跋》等文章,是国内最早研究八思巴字书写蒙古语碑文的学者。

50年代末,罗常培、蔡美彪合编的《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资料汇编〕是对推动八思巴字研究的一大贡献。此书由两部分组成。

统观国内八思巴字研究,大致可分为对文物文献和文字的三类研究。文物研究,蔡美彪发表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藏八思巴字碑拓序目》是国内集中反映八思巴字碑文概况的唯一文字记录。专题研究碑文的文章有:1963年亦邻真发表的《读一二七六年龙门禹王庙八思巴字令旨碑》,1984年照那斯图、道布合写的《天宝宫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碑》等。钱钞、牌符、印章数量有限,上面的文字不多,内容也单调,但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却不少。其中有:1977年照那斯图发表的《元八思巴字篆书官印辑存》,1980年蔡美彪的《元代圆牌两种之考释》等。

文献研究:用八思巴字刻印的书刊中着称的有《百家姓蒙古文》、《蒙古字韵》、《萨迦格言》残页等。照那斯图此较系统地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资料,他除了发表《关于〈萨迦格言〉最早的蒙译本及其回鹘式蒙古文和八思巴字版本》、《南华寺藏元代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的复原与考释》等专题论文之外,还刊布了《八思巴字百家姓校勘》。又与杨耐思合作,将出版《蒙古字韵校本》。

文字研究:对八思巴字本身的研究也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杨耐思的《八思巴字对音》、《汉语“影、幺、、喻”的八思巴字译音》,照那斯图的《论八思巴字》、《论八思巴字篆体字母研究》等。

注:本文中“八思巴字研究”一节为乌力吉所撰。

【参考文献】:

傅懋勣:《三十五年来民族语文科研工作的发展》,《民族研究动态》1984年第3期。

王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情况》,《民族语文研究文集》1982年。

孙宏开:《藏缅语言研究概况》,《民族研究动态》1984年第3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