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12页(717字)

建国以来,江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文物普查、考古发掘等活动。在古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方面,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1000余处。大约为公元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万年县仙人洞穴的发现,对探讨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历史有重要价值。修水“山背”、清江“筑卫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有的学者称之为“山背文化”。清江吴城是近年来在南方发现的重要殷商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石范上发现有剑划的文字和符号,这对于深入开展古文字和农业生产等研究有着重要价值。此外,还发现古墓4000余座,其中有陶渊明、杨万里、陆象山、辛弃疾、文天祥等名人墓和西汉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在古代陶窑址考察和研究方面,发现古窑址460余处,丰城的洪州窑、吉安的吉州窑、景德镇窑址、鹰潭的商代窑址,是我省保护最好、出土文物最多的早期窑址。近年来江西考古学界召开了“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中国古陶瓷,古外销陶瓷问题”、“吉州窑”等学术讨论会。主要科研成果有:由国家文物出版社汇编、江西印纹陶研究小组的《试谈南方地区几何印纹陶的分期和断代》(《文物集刊》1981年第3期)、《南方几何印纹陶的几个问题》(《文物集刊》1981年第3期)、李家和的《江西地区陶瓷器几何形拍印纹样综述》(《文物》1977年第9期)、余家栋的《浅析洪州窑》、容敬臻的《吉州窑》(《中国陶瓷丛书》1984年)、彭适凡的《吴城文化族属考辩》(《江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刘林的《对崖墓时代的商榷兼论与越族文化有关问题》(《民族学研究》第4辑)、陈柏泉的《江西出土碑记选考》(中华书局《文史》专刊)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