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18页(4281字)

哲学 建国后的一段相当长时间内,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几乎是我省哲学研究的唯一学科,直到1978年才打破这一狭隘藩篱,逐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外哲学史、自然辩证法、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广大哲学工作者,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又热烈探讨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自1977年以来,先后举行过“四人帮”反动哲学基础、真理标准、人和异化问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次重要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各种哲学教材、专着和论文集约50余种,其中结合近几年改革、开放的新变化、新问题,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有:福建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实际运用的辩证法》和《时代的观点——四化建设与改革的哲学思考》两本论文集,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比较系统地论述或解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着作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有:周勇胜着《马克思、恩格斯八封历史唯物主义书简解说》(1982年)、马鸣着《〈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解说》(1985年)、汪澍白着《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论文集》(1983年)等;还有由邹永贤主编的从哲学角度对国家学说作系统研究,努力揭示其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我国第一部国家学说专着《国家学说史》(1986年),获得本省“六五”规划研究项目优秀专着奖。此外,在我国近代美学思想、黑格尔学说、伦理学基础理论等研究方面,也出现一些有一定水平的论着。

经济学 福建经济学界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已有20多部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的专着、30部供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5部外国经济学译着问世,还有近千篇有关论文散见省内外各种期刊。已故着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01——1969年)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着述宏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以来,他的主要着作有《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政治经济学论文选集》(1957年)、《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问题》(科学出版社,1958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65年)和《〈资本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等,连同增订重版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原名:《中国经济原论》,人民出版社,1957年)、《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问题研究》(中华书局,1949年)和《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等;这些着作应用《资本论》的观点、方法及体系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开创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独树一帜的“王派”理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王亚南之后继起的还有袁镇岳、陈征、蒋绍进、胡培兆等。陈征的《〈资本论〉解说》3卷(1985年)、蒋绍进的《〈资本论〉讲解》6册(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完成了主亚南在60年代被迫中断的事业,与袁镇岳翻译的日本经济学家越村信三的《〈资本论〉图解》3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成配套,显示出福建在《资本论》研究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罗郁聪的《恩格斯经济思想研究》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填补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空白。罗季荣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被授予孙冶方经济科学研究奖。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研究,除了吴宣恭在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内部的“四权分离论”以外,谢佐权、胡培兆在全国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上,发表题为《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有计划利用价值规律》的论文,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强调计划工作应充分利用和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观点,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邓子基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若干问题》(中国财政出版社,1984年)一书,是我国主要财政学派“国家分配论”的代表性着作。钱伯海、黄良文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理论与方法,葛家澍对经济核算与经济效益的研究以及余绪缨的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等等,在使经济科学密切结合实际并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方面,也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史学 福建史学界对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的研究,基础较为深厚,研究领域也较开阔。对古代史研究较为集中的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和古代史分期问题,省内各家虽持论不同,但在具体分析上都有所发展。范传贤在其《殷周种族奴隶制社会质疑》(《昆明师院学报》1978年第4期)中,认为殷周是早期奴隶社会,而不是种族奴隶制社会,并对殷周普遍使用青铜农具的论断提出异议。他还支持魏晋封建说,肯定汉代为奴隶社会(《福建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杨际平在《有关中国古代史分期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中,则主张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福建史学工作者对魏晋北朝、隋唐五代史和明清经济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史学界颇有影响。在前一领域,韩国磐是我国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他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都有系统的论述,仅专着就有《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南朝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7年)和《北朝隋唐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等7部,论文近50篇。他以土地所有制为基础,阐述南北朝和隋唐的断代经济史,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尝试。中年学者中,刘学沛对唐代政治史,郑学檬、杨际平对隋唐政治史和经济史,柯友根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都各有一定建树。后一领域则拥有一支以傅衣凌为前导的、造诣较深的社会经济史研究队伍。傅衣凌对历史学的贡献,主要是开创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他在《明清时期商人和商人资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明代江南市民经济浅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明清农村社会经济》(三联书店,1961年)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等专着中提出,对于我国后期封建经济的分析必须把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迟滞现象一起研究,这种提法完善和充实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框架。此外,杨国桢对清代闽北民间土地买卖,陈启对明代工匠制度,唐文基对明代铺户和行商,林仁川对明代私人海上贸易等问题的探讨,都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围绕着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的讨论,把近代史研究推进了一步。无论社会史、经济史、政治思想史、传记年谱等方面都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罗耀九的近代政治思想史和陈诗启的近代海关史研究,以及1984年在福州举行的马江海战100周年讨论会,开始着眼于中法战争中闽台沿海战区的研究,这表明过去涉足很少的课题正在引起史学界的广泛兴趣。现代史作为一个重要领域长期被忽视的状况,近几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人类学在建国后被列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已故我国着名人类学家林惠祥(1901——1958年)对我国文化人类学、中国民族史、台湾高山族文化、南洋文化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他不仅是我国系统研究高山族文化和南洋文化的开拓者,而且是我国人类学研究基地之一——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奠基人。1957年他以《南洋民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与《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等论着,论证了我国华南古越族成为后来南洋民族的一个来源,对我国东南地区与东南亚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林惠祥一生辛勤耕耘,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现在由他的学生陈国强进行的人类学研究,已成为颇具规模的独立学科,并在我国东南考古与民族研究上继续取得进展。

文学 研究范围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研究活动也比较活跃。黄寿祺主持的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易学研究室,在进行大量材料整理、校勘、考辨、注释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易学的文学价值,他们撰写的一批论文,如《“观物取象”是艺术思维的滥觞》(《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辑)、《周易卦爻的文学象征意义》(《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8辑)、《周易卦爻辞诗歌辨析》(《文学遗产》1984年第1期)和《周易与文学的关系研究》(《文学研究动态》(1984年第2期)等,讨论了《周易》蕴含的美学及文学理论因素,对开辟《周易》研究新课题作了尝试。郑朝宗的《〈管锥编〉研究论文集》(1983年),试图说明钱钟书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探讨钱氏文艺批评的哲学基础,揭示钱氏自成一家的文艺比较方法的底蕴及其所联系的各种学科,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管锥编》的论文集。

俞元桂对我国现代散文史的重要问题,撰写了一批论着,他所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探讨了现代散文的发展演变及其理论建设的成就和影响。许怀中、俞元桂、左钟庆、吕荣春等对现代作家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研究,正在向纵深处开拓。如许怀中的《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系统总结了鲁迅对待文艺思潮,特别是外国文艺思潮流派的基本观点、态度和经验;庄钟庆的《茅盾的创作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和《茅盾史实发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被认为是对茅盾认识的新的总括。1980年围绕着青年女诗人舒婷诗作的不同评价,展开关于诗歌创作问题持续一年多的讨论,涉及到如何看待表现自我与反映时代精神的关系,借鉴西方与继承传统的关系,什么是“五四”新诗传统,什么是诗歌革新方向以及诗歌美学上的许多问题。在倡导文学新观念、新方法的探索中,林兴宅运用系统论观点分析艺术魅力,孙绍振提出文艺形象的“三维结构”(生活、自我、形式技巧),都被视为创见。

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也都各有新的成就,突出的有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84年),这是我国第一部提出高等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理论专着,获得华东区专着出版一等奖和福建“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优秀专着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