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的创建和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54页(2100字)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9年以前,四川没有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都是由各高等院校、党校、干校和各宣级传部门分别进行。1958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创办了《上游》杂志,连同四川大学学报和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全省只有3种社会科学理论刊物。1959年,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成立时,下设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开始有了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960年6月成立了四川省省志编纂委员会,开始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但是,不久精简机构,1962年撤销了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科学院分院合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原属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分别改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科学备受摧残,两个社会科学专业研究机构处于瘫痪状态,学术研究活动被迫停止。省志编委会被撤销,地方志的编纂活动也中断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社会科学研究才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8年6月,原省委政策研究室与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建立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也得到一定的充实。省志编委会1986年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都、重庆两市和省级一些厅局以及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机构73个。这些研究机构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地方综合性专业研究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全院有391人,其中研究人员306人。该院主要任务是在省委和省政府领导下,以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着重研究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战略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承担一部分全国性的有关“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并以一定力量从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省社会科学院下设15个研究所、室,包括哲学、科社与政治学、经济、工业经济、农村经济、财贸经济、文学、历史、社会学、科学学与自然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资料情报等研究所和综合理论研究室;并在遂宁市设有经济研究分所、广汉县设有农村经济研究分所。此外,还有一个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分校,一个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部和一个出版社。该院出版的刊物有:《社会科学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学习杂志》、《历史知识》、《抗战文艺研究》、《农村经济》、《国内外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等,并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季刊《毛泽东思想研究》。

除省社科院外,地方综合性专业研究机构还有:重庆市1982年3月成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所(1987年2月改为社会科学院)下设经济所、哲学研究室、社会学研究室、资料室、编辑部。出版《重庆社会科学》和《体制改革探索》两种刊物。

成都市社会科学研究所,1980年2月成立,人员30人,其中专业研究人员21人,设经济室、历史室、社会学室、情报室。出版季刊《城市经济》。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是地方民族方面综合性研究机构,现有42人,其中专业研究人员34人,设有民族学、民族史、民族问题理论、民族语言文字、民族经济、藏族文化等6个研究室,办有《民族论丛》刊物。

党政部门附设的研究机构。当前,政策综合性研究的机构有省委研究室和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方面有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计经委经济所、省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等10个;史学方面有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教育方面有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以上研究所、室加上省级厅局的调研室共有研究人员1000多人。这些研究机构绝大多数侧重于应用研究和开发与对策研究,与本部门业务工作结合紧密,主要发挥参谋、咨询作用。

高等院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全省有高等院校59所,文科教学人员(包括理工科院校政治课的教学人员)有8312人,其中教授65人,副教授329人,讲师3344人,是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一支主要力量,建立有文学、语言、史学、哲学、经济、人口、法学、教育、宗教、民族等各类社会科学研究所、室52个。这些研究机构,除了配备有专职研究人员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职教师,他们既担负教学任务,又从事研究工作,一般侧重于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省市党校建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类机构有2个。全省各级党校、干校教学人员有3844人,其中讲师以上314人。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上述各类研究机构和各类人员的学术职称是截至1986年2月的统计。这些机构已构成了一个学科门类齐全、功能各异的研究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