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69页(1357字)

云南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历史问题的研究从50年代开始,当时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全面了解省内民族史和自治地方状况,同时,积累资料并整理出版了《明实录·有关云南的资料》三册(约100万字,1959年)。1963年省历史研究所重新合并成立,主要任务是研究云南地方史、民族史和东南亚问题,1972年以后除对现代史的的研究、古代史、东南亚问题进行研究外,主要侧重近现代史的研究。成果有《红军长征过云南史话》(1985年)、谢本书主编的《云南近代革命斗争史》、陈吕范主编的《云南冶金史》(1980年)、《个旧锡业私矿调查》(云南历史研究所铅印,1979年)等。1980年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后,历史研究所在广泛积累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云南近代历史,对云南省在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及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专题研究,努力填补我国近代史上的某些空白,着力反映备族人民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业绩。

近年来,谢本书陆续完成的《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唐继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蔡锷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及《护国运动史》(与省内外学者合作,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等专着,使地方近代史和西南军阀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曜主编的《云南各族古代史略》(1978年)一书,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出云南历史上重大事件发展的内部联系,歌颂各族人民开发和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丰功伟绩。在此书基础上形成的《云南简史》(1983年)一书获1984年全国优秀爱国主义通俗历史读物奖。杜玉亭和陈吕范合着的《云南蒙古族简史》(1979年)一书,考察了蒙古族移居云南的起因及在云南开发中的作用等问题。针对某些西方学者宣扬的忽必烈平定大理引起“泰族帝国的灭亡”和泰族的大量南迁等观点,他们合写的《忽必烈平定大理是否引起泰族大量南迁》(《历史研究》1978年第2期)一文,用确凿的史料给予了驳斥并证明泰族的祖先是泰国的土着居民。该文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后,泰国驻华大使馆二秘沙拉信·威拉蓬设法将它译成英文。泰国前总理克立·巴莫又将其摘译为泰文在曼谷《沙炎叻报》上连载。其他主要成果有方国瑜着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云南主要历史人物及主要地名沿革》、谢本书着的《云南近代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史(1984年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集刊》第2期附册)、《云南各族人民对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等。此外,还整理出版了《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汇编》(1984年,1986年,共出四卷),发行内部刊物《研究集刊》和《云南现代史料丛刊》,参与了全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和《中国历史大辞典》部分条目的编写。其中,方国瑜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是系统研究云南历代史料的专着,不但资料翔实而且论述精当,对促进地方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目前,地方史近代史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云南近代史》、《当代云南专题研究》、《云南近代爱国主义丛书》等的编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