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4页(1634字)

【释义】: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诊断】:

1.流行病学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媒介,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广西,白伊蚊是主要媒介,好发于夏秋季。

2.临床表现 潜伏期5~8d(3~14d)。

(1)典型登革热 起病急骤,发热伴头痛,眼球后胀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大多数病例于第3~5病日出现皮疹,始于胸腹部,可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早期结膜充血。颜面潮红,浅表淋巴结肿大,常伴肝肿大,脾大少见,病程约5~7d。

(2)登革出血热 起病同上述典型登革热,2~3d后症状突然加剧,四肢远端出现斑丘疹、出血、瘀点、瘀斑,以及便血、呕血等多脏器出血,严重者在病程2~5d可突然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持续时间不长,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典型登革热通常白细胞计数减少,分类中性粒细胞也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并伴血小板减少,以出疹期最明显,并可见核左移及异常淋巴细胞;登革出血热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增高,严重病例或继发感染者多见白细胞明显升高。

(2)病毒分离 取病程1~3d患者的血作动物(乳)接种,分离病毒。

(3)血清免疫学检查 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抗体增高4倍者或单相明显增高者(补体结合抗体效价>1∶32),有诊断意义。

(4)其他 登革出血热患者尚可见红细胞压积增高,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降解物轻度至中度增加,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半数以上的休克病例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证据。尿常规有少量蛋白及红、白细胞。

4.鉴别诊断 典型登革热需与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麻疹、猩红热等鉴别;登革出血热需与流行性出血热、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等鉴别。

5.预后 典型登革热为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登革出血热,尤其合并休克者,预后严重,病死率为5%~10%。

【治疗】:

目前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1.典型登革热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2)对症治疗 高热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有大量出汗,呕吐或腹泻而导致脱水者,应及时补液。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卡巴克络(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维生素C及维生素K等止血药物。

2.登革出血热 除上述处理外,需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休克病例要快速输液以扩张血容量,并加用血浆或代血浆,但不宜输入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浓缩。可用肾上腺激素静脉点滴,以减轻中毒症状和改善休克。有DIC证据者按DIC治疗。

严重出血病例,除常规使用止血药物外,还可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