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58页(1364字)
【释义】:
溺水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溺毙是由于浸入液体介质所造成的死亡,溺水则系从落水后所致的即刻作用中存活。
【诊断】:
根据低氧血症的程度和时间,其临床表现呈两极化,从无症状到心脏骤停。各系统临床表现如下:
(1)心血管系统 可见心跳骤停,现场即需进行复苏。最常见的心律紊乱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低氧及酸中毒所致,可出现在心跳停止恢复之后。必要时需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动力支持。
(2)呼吸系统 溺水时,水分未进入气道者通常无肺部严重并发症。适当通气及氧合改善后,恢复过程稳定,无低氧血症所致的不可逆改变。经心肺复苏后出现自发呼吸,预后较好。如有水分吸入,则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重者可出现非心源性肺水肿。X线示肺下野片状浸润影。吸入水后可出现AaDO2增大。肺炎、脓胸、肺脓肿不常见,如水污染严重则易产生肺感染。
(3)神经系统 和低氧、低血压程度有关,患者可意识清楚、惊慌或意识不清、无反应。
【治疗】:
(1)立即改善气体交换 心脏骤停多由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所致,需积极现场处理,进行复苏。即使骤停时间较长,神经功能恢复也是可能的。维持呼吸道通畅。首先清理口鼻积水、泥沙等,建立人工气道,高浓度吸氧。对昏迷者,气道不易维持通畅,必须插管、供氧和防止胃内容物吸入。但气管插管也有危险,因为患者可能有颈部骨折。
(2)有心脏骤停者,会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补充碳酸氢钠可纠正。
(3)放置胃管可减少胃扩张所致的膈肌升高,防止吸入。
(4)观察体温,防止低温,可改善脑对氧的需求。有报道,在冷水中溺水者45min仍存活。因而不应过早放弃抢救。
(5)低血压时给与容量补充,但需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血管阻力和心排量,以决定液体补量和呼吸机设定,以避免形成肺水肿。
(6)应用呼吸末正压(PEEP),纠正低氧血症。溺水所致的肺损害轻于其他疾病所致的ARDS。应用PEEP并不能改变基础肺损害病理,但能改变其生理异常,改善组织氧供应。除并发肺炎外,肺损伤在48~72h吸收,一般所需呼吸支持较短。可采用CPAP或PEEP。
(7)控制肺部感染。多数感染为院内获得性而非来自环境中的致病菌。发生在热水管道中的溺水,可产生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肺部感染时,出现发热、脓痰、肺内浸润阴影。但中性粒细胞升高在溺水者多见,并不一定意味着感染。如在随访过程中升高则有意义。
(8)控制脑水肿,以减少脑损害。使用镇静剂、控制性过度通气、人工低温、激素等,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压,降低吸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