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青春期保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9页(1704字)

【释义】:

1.学龄期保健

(1)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岁左右的儿童是智力发育的第二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是3岁)。因此,入学前家长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做起,安排好学习场所、桌椅、采光设备,从小养成整洁性、计划性,保持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

家长要以身作则,并与老师主动配合,鼓励儿童要热爱学习、尊敬教师,养成认真做功课的习惯;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方法,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觉学习的毅力。

(2)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进行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培养集体主义和主人翁精神;从小培养长大后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对学龄期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是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关键时期。

学龄儿童亦应逐步开始法制教育及性教育,使其步入学习开始,学会遵纪守法,培养正确的、良好的同学关系。

(3)正确处理心理卫生问题 学龄儿童11~12岁认知能力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父母和教师不要把他们当成小孩,要适当尊重他们的意见,但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成熟的青年,应给予正确指导,既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又要及时克服他们的幼稚性、冲动性和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若因某种原因出现情绪紧张、焦虑、反应迟钝、意志薄弱、胆怯畏缩等心理异常时,家长和老师不可一味指责和批评,要认真分析原因,以深厚的爱心与耐心的态度,说服、解除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4)增强体质 开展体育锻炼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要适应学龄儿童发育特点,坚持制度与规定的锻炼科目,做健美操、保健操等。

(5)加强营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为适应学龄儿童发育的需要,应加强营养,供给平衡膳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其睡眠充足。避免课外作业过重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劳逸结合。看电视要选择有利儿童教育的内容,时间不宜过长,与电视机的距离要保持在2m以上。

(6)预防疾病及意外事故 此期注意防治弱视、近视或远视、龋齿。每日早晚应刷牙、嗽口,注意阅读、书写卫生。加强防止交通事故、溺水、外伤等知识的宣教及采取必要的防犯措施。

2.青春期保健

(1)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青少年处于第二个反拗期(第一个反拗期是3~4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而父母对其品德、世界观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成才与否青春期是关键性阶段,当然离不开早期教育的重要启蒙作用。此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父母期望过高或对其关心不足,以及主观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遇到学习、生活中某些失意,易产生忧虑、退却与反拗。应培养青少年自强与自立的意志,树立心怀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与信心。

(2)开展性教育 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即是健康生理教育的一部分,又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进行法制教育 对青少年必须进行法制教育,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念,做到爱护集体、遵纪守法。成为勤劳、奋发学习、遵守法纪的新一代公民。

(4)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是促进身心发育的关键性保健内容。应开展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供给合理卫生的饮食,保护视力,预防沙眼、龋齿、脊柱弯曲、肺结核、贫血、寄生虫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