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咬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7页(631字)

【释义】:

我国农村、城镇少数居民有养犬的习惯,导致小儿被犬咬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犬咬后的处理是预防感染狂犬病。此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8周,短者数天,长者3年以上,甚至更长。临床特征为脑脊髓炎,表现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死亡率几乎达百分之百。

【治疗】:

(1)在被咬伤的肢体近端缚以止血带。用20%的肥皂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及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尔后扩创无菌包扎。

(2)伤口出血者均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3)多处咬伤、头面部咬伤者,即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待证明咬犬无病后中止注射,证明咬犬有病者继续全疗程。

(4)狂犬疫苗每天一次,在腹壁、臀部、肩胛下及大腿交替皮下注射,分左右两侧,每天轮流注射1侧,共14次。

(5)疫苗注射期间,若发生神经炎、脑脊髓炎,应即停止疫苗注射,改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6)抗狂犬病血清(ARS),用前作皮肤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40IU/kg,于咬伤后3d内分数次肌内注射。可用部分血清在伤口周围作局部皮下封闭注射。

分享到: